阴影
阴影 阴影
C04版:三彩风·随笔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80年代的年
拜年那些事
守 岁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1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80年代的年
□马继远
  一年又一年过下来的年,继承着传统,也不断增添着新的时尚元素。80年代城市里的年,也就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
  20世纪80年代,城市里的年,还处处打着票证的烙印。

  那时候,城里人吃、穿、用的商品,都要凭票证购买。“过年就是过嘴”。临近春节,老百姓采购年货时,“粮票”、“菜票”、“肉票”、“鱼票”等各种票证,更是大行其道。

  按“计划价”销售的商品似乎总显紧张,错过了,就得去买价格相对较高的“议价”商品。寻常百姓过日子喜欢斤斤计较,所以宁可起早贪黑排长队,凭票去购买计划商品。于是,春节将近时,家属楼里的大爷大妈们,经常交流哪里有计划商品到货,组团前去排队购买。年的味道,便从那购买年货的一排排长队中升腾开来。

  那时的年货,自然与现在的不能比。厨房里,萝卜、白菜、粉条等大众菜永远都是主角,番茄、黄瓜等“反季节蔬菜”彼时还闻所未闻。肉的种类,也是最常见的猪肉、牛肉、鱼肉等几种。家家户户招待客人的,也无外乎花生、瓜子、糖果等零食。水果种类也不多,苹果、橘子最为常见。这些年货,现今看来,确实单调,在当时却已经让百姓感到日子富足殷实了。

  城市里,那个年代大多还没实行“禁放”。密集的建筑和人群,使得城市里的鞭炮声比乡村更显浓烈而长久。从年三十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街上的车少了,宽阔的街道变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他们追逐、嬉闹,不时燃放鞭炮取乐,把年的喜庆传递给路人。累了,他们就掏出压岁钱,买一串冰糖葫芦来吃,酸酸甜甜的味道,从此深深浸入他们对年的记忆之中。

  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更像一种仪式。吃饺子,是期盼一年能交好运。也有清早喝凉粉汤的,是期望孩子们的脑子一年都灵光。吃罢早饭,小夫妻们中午都要回男方父母家团聚,与兄弟们一块陪父母吃顿真正的团圆饭。父亲和孩子们在一块天南地北地聊天,母亲则带着媳妇们在厨房筹备中午和晚上的团圆饭,很像多年后那首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里唱的感人场景。年的味道,这时就是亲人们依依相聚的温馨。

  城市里的人,亲戚总不及乡下多。特别是这个城市西边的工业区, 是“一五”、“二五”期间兴建的,住户多从东北、上海等地迁来,大多没有七大姑八大姨的,自然就少了花费工夫走亲戚的过程。于是,在那一带流行轮流坐庄过年,带上老婆孩子,轮流到关系比较铁的师傅、工友家里,吃吃喝喝,坐坐聊聊,十多天的年假也就打发了。对于这些外来人员,年的味道,就是工友之间浓浓的友情。

  新春佳节,老闷在家里也不是事儿。走上街,走进公园,转转逛逛也是过年的方式。那时,庙会已经渐渐恢复,百货楼周边,上演着豫剧、曲剧,是比较喜庆的几出戏,《抬花轿》、《穆桂英挂帅》……可以听听看看,也可以跟着哼哼。市区南郊的关林庙会,已延续千年,市民们扶老携幼,在熙熙攘攘中体会着年的喜庆。

  能在春节前抱回一台大彩电,当时也是很喜庆的年事。对于现今被称为 “新民俗”的春节联欢晚会,那时候的观众,还没有如今这般“边骂边看”的执著。处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们,目光是狭窄的,更是温和的,认可了很多至今被奉为经典的歌曲、小品,这些,也成了80年代春节的标志性符号。

  岁月推移,经济社会渐渐转型。一年又一年过下来的年,继承着传统,也不断增添着新的时尚元素。80年代城市里的年,也就成为我脑海中绝无仅有的,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