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自己的公司也经常面试求职者,刚大学毕业的人,往往要求不高,有一份工作即可;工作两三年后的求职者,期望的薪水都在6000元到8000元;那些30多岁的求职者,要求往往比较客观,一般都希望根据工作能力要求月薪。很多企业之所以愿意用那些有一定经验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定位,做自己能做到的事,知道自己的价值。
自知者明,职场中的“小虾米”们,认清自我,踏踏实实从头做起,比什么都重要。那么,有什么方法能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职场自我定位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贫困之神和财富之神一起问一个人:“我们俩谁更漂亮?”这个人很害怕,于是急中生智,开口道:“你们都在原地站着,我无法判断,你们走几步让我看看吧!”
二神开始走来走去,这个人打量了他们一番后,说:“您,贫困之神,离去时背影非常漂亮;您,财富之神,走来时身姿非常迷人。”
这个故事说出了所有职场人的心声:贫困离我们越远越好,财富离我们越近越好。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贪婪心态,人们总是希望得到一切最好的东西。正如有个小伙子对我说:“我的人生定位是20年后成为中国首富。”我说:“你有这个可能,但我希望你不仅能成为首富,还能成为首福——最有福气的人。”
好多人总是将职业目标误以为人生目标,一切都以钱和权来衡量。在他们的观念中,做什么事都是做加法,永无止境地积累财富、毫不犹豫地占有一切。抱着这种心态,自己就不可能有一个理性的职场定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劣势,如果职位需要你弥补这种短处,那就必须做加法;有些工作我们能够做,但是做不到最佳状态,那就应该做减法;有些工作我们做起来很有天赋,那就让你的天赋锦上添花,这是做乘法;还有一些工作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难以尽如人意,那就果断地放弃,这是做除法。通过加、减、乘、除,我们大致可以确定,自己应该在哪些区域发挥潜能。这个区域,我称为“最佳才能区”。
一个聪明的职场达人,应该学会运用加、减、乘、除四种方法来标定自己的职业路径。
所谓做加法,就是“有所为”,弥补你的知识或经验缺陷。
在企业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两类人:一类是销售出身的人做管理,另一类是技术人员出身的人做管理。企业中很多中层领导都是这样提拔起来的,但是,优秀的销售员未必能成为优秀的销售经理,优秀的工程师也未必就是优秀的领导者。这两类人的特点是业务纯熟,他们最需要弥补的短板就是学会管理,学会如何领导团队。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有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自己要去耕田。他走到田边,发现耕田的机器没油了,便打算去加油;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头猪还没有喂,就转回家;经过仓库时,他看见旁边有几个马铃薯,他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就又走到马铃薯田;途中经过木材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当要去取柴火时,却看见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从早上一直到夕阳西下,他什么事也没有做好。
类似情况在工作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人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精力应该集中在哪些方面,时间因为失去目标而被浪费了。很多管理者是典型的业务员心态或工程师思维,只知道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事,却忘记了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做加法就是往工作最需要的地方使劲,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像无头苍蝇一样团团转。
(摘自《老板凭啥提拔你》 赵强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