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羊竹马”表演阵式变化多样,很有讲究。 |
|
28日下午,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村里中学的操场被乡亲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伙儿跑到这个与洛宁县比邻的小村,看啥稀罕?
原来,这一天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名鼎鼎的“苏羊竹马”有专场免费演出,难得一见的民间绝技怎能不让人争睹风采?
“跑竹马,头一个条件是场地要广,这样‘马’才能跑好、跑出气势,营造‘万马战犹酣’的宏大场面!”为记者介绍的是苏羊村82岁的罗怀林老人,他就是“苏羊竹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表演开始了!只见表演者身着戏装、浓妆艳抹,把竹马吊扎在腰间,鱼贯而出,模仿着骑马的各种动作。这些竹马是用竹篾扎成的,马身上裱糊着色彩斑斓的彩纸,形象惟妙惟肖。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表演者时而单行、时而双列,摆出各种阵法,让观者看得眼花缭乱。正观看时,罗怀林给记者介绍起“苏羊竹马”的起源和跑竹马表演中的门道来。
相传,“苏羊竹马”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孙武与吴起操练军队的阵法,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卓越的军事才能,遂将其用于作战的阵法演变成民间传统的舞蹈,并口传心授至今。
罗怀林说,跑竹马,最讲究一个“跑”字,跑出姿态、跑出阵势、跑出气势是跑竹马的三大要领。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那就是跑竹马时,要求表演者一直要脚尖点地跑。跑马的动作有“喝马起跑”、“催马小跑”、“放马轻跑”、“纵马快跑”、“勒马倒跑”、“吁马停跑”等。在跑马的过程中,表演队伍要不停地变换阵式,跑单列时犹如一条长龙,有“老龙摆尾”、“卷干馍”等花样;跑双列时,又有“单十字梅”、“双十字梅”、“五盏灯”、“七盏灯”、“九盏灯”等阵法,变化多端,蔚为壮观。
苏羊村村民刘发明家是地道的跑竹马世家,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村里跑竹马的高手。刘发明说,过去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村附近有盛大的福昌庙会,“苏羊竹马”每次都是庙会上必演的节目,深得当地人喜爱,最多时一次有上百人同时表演。但由于时代变迁,这种传统的娱乐形式目前已陷入衰落的境地。
罗怀林说,近年来,苏羊村人大胆改革,不但改变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做法,还经常组织竹马培训班,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竹马表演中来。今年,他们又对竹马的表演形式做了改进,让表演场面更为壮观。“苏羊村人坚信,这种传统民间绝技能够一直传承下去!”罗怀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