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家大院客厅院一角 |
|
核心提示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偃师市文物普查队在大口乡大口村秦家大院内发现一处新文物——秦家大院客厅院。据了解,客厅院工程浩大、艺术精湛,是秦家大院所有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
据说,解放前此地曾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到了大口村不去客厅院看一看,就等于没去过大口。由此可见,这个客厅院在当年的知名度非同一般。
建筑艺术精湛,“墙倒屋不塌”
客厅院位于秦家大院的最南端,是招待来访的亲戚朋友休息或住宿的地方。其建筑形式和布局属于典型的三进四合院的组合院落,由前院、卷棚屋、中院、后院几部分组成,坐北向南,东西宽7丈有余,南北长24丈,占地面积2.8亩。
整个客厅院房屋所有檩、柱、梁、槛、椽以及门窗、隔扇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柱(包括金柱、檐柱等)的周围则以砖、土或者砖包土砌墙,为典型的“墙倒屋不塌”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现在院落内有少部分建筑墙体已被换成现代砖墙。
前院由临街房和庭院组成。临街房面阔7间,东西通长20余米,南北进深7余米,正脊中部平直雕刻有菊花等花卉图案,两端翘起并雕饰有吻兽。临街房室内分上下两层,用木质棚板相隔。
进入客厅院大门,东西建有两座面阔3间相互对称的卷棚屋。卷棚屋北山墙各向内侧延伸筑起一道青砖隔墙,中部建一木质门楼,称作二门,安装有木质双扇对开板门,门上浮雕、透雕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内容丰富的图案,意寓春、夏、秋、冬四季吉祥、富贵不断,此门也称为中门。东西两面有偏门,据当地村民介绍,平时院中往来之人走东、西两侧的偏门,中门关闭,每逢重大节日或喜迎贵客时,中门方可打开。
通过中门走入后院,从残存的建筑地基,尚可看出历史对这座宅院的洗礼。据秦氏后裔介绍,后院上房面阔7间,毁于火灾,先辈当时从大火中抢救出了供奉秦氏先祖的神龛及由清朝初年河南九十三县县长联名所赠的十二扇鎏金木屏风。另外,屏风前置有两尺多高的楠木雕刻的狮子一对。神龛雕刻内容繁多,动物、植物、人物都有涉及,且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雕刻手法极其娴熟,浅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技术均有展现,运用自如,堪称一绝,为研究清代社会状况、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建筑风格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迁自山西洪洞县,十世经营成大户
秦家大院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当时大口村秦氏先人秦玉奉朝廷之命携子带孙,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今天的偃师市大口乡大口村定居。
落户偃师后,秦家世代秉承诚实、守信、坚强、拼搏的原则,保持儒家中庸、留余的处世态度,300多年,十余代人不懈努力,终成为封建时期民间农商兼营的成功典范。据史料记载,至明朝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秦家已传有十世,拥有良田百余公顷,先后在大口村十字街以西、以南(今大口村长安路和健康街)建造宅院、家庙、戏楼、碉堡等,家族人口占大口村半数以上,并经营粮行、花店、布行、药房等店铺,可谓人丁兴旺、生意兴隆、钱粮无忧、丰衣足食。
秦家最初陆续建造了9处互相联通的四合院作为秦氏家人住宅,后来随着秦氏家业的扩大,知交、亲朋、商业伙伴等终年来往不断,原有家宅规格明显与其家族地位不相适应,于是秦族长者合议在大口村东南隅(今大口村小寨里)毗邻老宅第新建起客厅院一座。
富裕的秦氏宗族,始终没有忘记福泽乡里、乐善好施,客厅院内“年高德劭”、“保义功高”等匾额,便是最好的例证。
河洛平原民居的典范,研究价值很高
秦家大院客厅院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在住房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客厅院创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历时多年于清顺治年间完工。它是特定历史时期及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极具地方特色,承载了民俗、建筑等历史信息,为研究明末至今居民的生活状况及河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客厅院的建筑以青砖、灰瓦为主色调,形式简朴,色调淡雅,是我国古代庄园式民居的缩影。建筑群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各单体、各进院层次分明,反映了古人独具匠心的建筑艺术。
另外,院内建筑均带有廊,整体构成“回”字形廊院,彰显望族气势的同时,使院内居住者在雨雪天气时活动更加方便。
“它是偃师地区乃至河洛地区现存的保存相对完好的少数清代民居之一,雕刻图案精美,建筑风格古朴,体现了河洛平原民居的典型风格。”偃师市文物普查队副队长李秋展说,客厅院不仅为研究豫西清代民居建筑风格、社会生活、民风民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