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8版:国内·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序长不序爵”:南大校庆拒绝“官本位”引热捧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2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序长不序爵”:南大校庆拒绝“官本位”引热捧
□新华社记者 王恒志 凌军辉
  南京大学外景 (资料图片)
  南京大学校徽(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近日,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官方微博提出“序长不序爵”:不看官衔大小,以长幼排序。此事顿时引发网友一片褒扬声,认为南大此举体现了真正的“大学精神”,为各个学校的校庆拒绝“官本位”作了榜样。

  南京大学校庆办在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表示,“序长不序爵”体现的是一种尊重,是在整体精神上对每个校友持有的平等态度。

  【核心网事】

  网民热捧拒绝“顶戴校庆”的南大

  今年5月20日是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2日,一条微博称:“校方表示,接待嘉宾“序长不序爵”,只按年龄排前后,不以官位论大小。”这条微博迅速引来网友热议,众多网友都对南京大学的这一表态竖起了大拇指。

  网友“欢乐jacky”说:“这才是真正的校庆,希望中国学校的校庆办成真正的校友之庆,而不是官员之庆,更不是政治之庆!!”众多南大校友更是力捧母校,认为南大体现了真正的大学精神,让本应朴素的校庆真正抛开了“官论几品、顶戴何爵”的官场排位之风。

  还有网友拿亲身经历来反证这一原则的好处:“我曾参与所在学校的两次校庆的筹备工作,其中,为当官的校友排座次,令人头痛不已。最终只能请高明的‘两办’(市委办和市府办)去完成。”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表示要坐等“看结果”,一些较理性的网友认为南京大学要想完全贯彻这一原则难度极大。网友“小坑坑2号”说:“南大此举会赢得更多的校友和社会人士的尊敬,但压力甚大。”网友“陆厶厶”说:“支持南大的新举措,但落到实处有难度,有些官老爷坐惯了中间坐惯了前排,别说让他们坐在下岗职工后面,就是坐在教授后面也不甘心。”

  【记者调查】

  南京大学:体现尊重和平等精神

  对于校庆新规引发的热议,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办主任龚跃称“没想到”。他说:“我们要办的不是一个政治校庆,而是一个学术校庆、绿色校庆和人文校庆。不以官衔大小排序,这体现的是一种尊重。所有在南大学习和生活过的校友都应该是平等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退休教师马永立教授表示,对于校友来说,校庆是一个老同学的聚会,叙的是同学之情、师生之谊。如果掺杂较多的官位、职务、金钱等因素,校庆就会变味。他说:“我曾经几次参加中学母校的校庆,论官排位、轮资排位、论钱排位等现象很突出,校友们都很反感!”

  不过,龚跃也承认完全做到不容易,他说:“其实我们提出的是一个大的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细节。可能在某些细节方面,无法避免官员排序的相对考量,但在整体精神上,南大希望对每个人持有平等的态度,让大家感受到母校的关注和热情,而尽量淡化“官本位”色彩这个做法。”

  对于可行性,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李子联说:“在全社会‘官本位’的背景下,学校可能会有一些压力,但只要学校顶住压力、坚持原则,相信校友们会理解、支持学校的这一做法。”马永立表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完全做到这一点。他说:“高校校庆摆脱‘官本位’需要一个过程,南大开了一个头,希望社会各界给予理解和支持。”

  在这一点上,众多网友都持宽容态度,网友“云天瓶水”说:“即使只作为一种原则和理念,也是值得赞许的,这体现了大学的独立精神和去官僚化态度。”还有网友略带戏谑的引用谭嗣同的话:“中国校庆未尝有不序爵者,今请自南大始。”

  声音

  大学校庆:

  呼唤大学精神和大学责任回归

  很多专家、网友将南大此举和大学精神联系起来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吴亦明教授认为,大学不仅是个制造知识的学术单位,更应该是社会中产生精神先导的榜样,“大学带头这么做,完全应该”。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大四学生詹寿明认为,学校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引领着社会风尚。从一定程度上说,“只问长幼不论官位”的做法对社会上“官本位”是一种抵制,可以引导学生不向权力看齐,更多关注社会责任。

  时评

  南京大学“序长不序爵”

  挑战大学行政化

  □据 《人民日报》(记者 李泓冰)

  这个周末,南京大学一句“序长不序爵”成为网络热词。

  这句文绉绉的话,出自南大110周年校庆的官方微博,还附以注释——我校110周年校庆校友接待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序长不序爵”。“长”指的是年龄、入校时间早晚,“爵”指的是官位。

  舆论为之哗然。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看来,“官本位”观念之根深蒂固,已经让大家难以相信还可以有所谓的“例外”。事实上,就连南大校庆办主任也含蓄地承认,南大提出的是一个大的原则,可能某些细节方面,无法避免官员排序的相对考量,但在整体精神上,南大希望对每个人持有平等的态度……

  显然,有关“序长不序爵”的讨论,已经超出了一所大学的校庆仪规本身,也更发人深思:这句简单的、看上去也很合乎情理的表白,何以引来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倘若南大依然因循“序爵不序长”,大家是否反而安之若素?而这场讨论,让我们再一次发现了大学之病,病根或在于数年驱之不去的“行政化”阴影。

  大学应该是什么?在西方大学发展史上,有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德国的威廉·冯·洪堡。他认为,大学首先应相对独立,保持自己的自主性和目标追求,而不仅仅成为政治和经济的附庸。而中国大学的行政化倾向,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大学的管理者被纳入固化的官员行政级别序列,二是学术资源、项目资金的配置也和权力扯上关系,校长、院长相对强势,而普通教授的发言权相应弱化。

  学府成了官府,或可解释曾经醒目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更进一步,大家痛诋大学创新精神不强,还停留在“工具”层面,而大学缺失本该担当的社会良知和民族脊梁精神,其“失魂落魄”之害,更甚于前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大校庆“序长不序爵”的提法,让人为之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