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翔在篆刻。 | |
核心提示
近日,洛阳网一篇名为“洛阳高氏篆刻传人”的帖子被诸多网站转载,帖子中介绍了一位名叫高翔的老人,他67岁,痴迷篆刻几十载,篆刻万方印章,创作千幅作品。有网友看完帖子后称赞说:“展现的是民族的精髓,留下的是艺术的宝库。”
昨日,记者来到高翔老人家中,探寻这位六旬老人的方寸世界。
1 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和齐白石是好友
高翔的家,四面墙上挂满了篆刻、书画作品,高翔告诉记者,自己痴迷篆刻是因为家里的影响。
“我出生在一个篆刻世家。”高翔说,祖父高景彤和齐白石是好友,他们时常探讨篆刻艺术,叔父幼时迷恋古玩雕刻,并因此被齐白石赠名为高嗜古。
高翔自幼耳濡目染,师承叔父高嗜古,很早就掌握了高氏篆刻的真传。早年间,他只是时常帮别人刻章而已,后将单方印章组成作品,是因为妻子的一个想法。
1996年,高翔和妻子王锦绣到西安拜访叔父高嗜古,看到叔父家悬挂着众多名人题字,王锦绣开始思考:高氏篆刻如此有名,咱也得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吧!
于是,王锦绣把想法告诉了丈夫和叔父,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来,高氏家族受到古时“吉语印”(一方印上刻着一句吉祥话)的启发,开始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将诗词文章入印,形成整幅便于保存的作品。
他们先把诗词按音韵断句后,设计字体、布局,再分别刻在多方印章上,印章刻成后,再按照一定的结构拓印在洒金宣纸上。
2 篆刻万方印章,多幅作品被收藏
1997年,他们创作出第一幅作品——由24方印章组成的《香港基本法四要点》,作品问世不久即被香港政府收藏。
此后,他们又相继创作了《百福图》、《百寿图》、《满江红》等作品,部分作品被韩国、新加坡等国博物馆收藏。
十几年来,早已是“万方印章,千幅作品”的高翔为了将高氏篆刻传承下去,集全家之力创作了大型篆刻作品《三字经》。
在高翔的书房里,记者看到被业内人士称为“印谱”的作品——《三字经》。
“高氏篆刻兼容并包、刀锋硬朗,我们当初就是想打造成一套‘印谱’留给后人。”高翔说,大家想了很久,最终决定用国学启蒙教材《三字经》做篆刻内容。
高翔称,为了使单方印章美观,并保证整幅作品内的样式、刀法不重复,高家几代篆刻人群策群力,单是设计图形就用了10年,此后,又由高翔主刀,篆刻了大半年才全部完成。
这幅凝聚了高家几代人心血的《三字经》作品,全文共用170方印章,没有1方重样,所用字体包含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等形式,并用了高氏篆刻的全部手法。
3 悉心授徒,在清贫中守望篆刻艺术
高翔说,自己的作品《满江红》曾拍卖到7万元,还有外国人出价50万要买自己《朱子家训》的版权,但考虑到篆刻艺术的文化传承,自己还是拒绝了。“这些印章不仅是咱的,也是国家的,再穷也不能卖。”高翔如是说。
现在,高翔5岁的小孙子时常拿起刻刀跟在爷爷身后练习篆刻,而高翔除了教小孙子外,还悉心教授着80多名慕“高氏篆刻”之名而来的人。
时至今日,高翔和妻子的生活依旧清贫,他们仍住在老城区一栋普通家属楼里,屋子不足百平方米,装修简单。
不过,67岁的高翔仍坚持创作。闲暇时,他会混在一群玩票的字画摊主堆里,做些书画篆刻生意补贴家用。他说:“篆刻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不能在我手中废弃。”
(李先生获线索奖100元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