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本报与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举行的“走近考古 触摸文明”公众考古体验活动连日来备受读者和网友的关注。在关注的同时,大家也希望对此次将要发掘的回洛仓的情况有所了解。为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我们特意采访了此次考古发掘的有关负责人。
隋炀帝的“国家粮库”
说起回洛仓,熟悉洛阳历史的人都知道,它和含嘉仓一样,是古代的粮食仓库。回洛仓到底在哪儿?它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建起来的,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呢?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赵晓军博士告诉我们,根据史书记载,回洛仓是隋炀帝在大业二年十二月在洛阳周边设置的第二大粮仓,由于位于宫城附近,其主要任务就是服务城内的皇室和百姓。
赵晓军说,回洛仓地处邙山南麓的缓坡地带,不易积水;这里的土层为黄褐色黏土,直立性强,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筑窖储粮。同时,这里西部紧邻瀍河,古代水运交通十分发达,通过庞大的水系,江南的糙米可顺利地到达洛阳城,被储存在回洛仓内,满足城内皇室和百姓的生活需要。
据载,回洛仓在隋代沿用了大约11年,公元617年,隋末农民起义时,瓦岗农民起义军一度攻破此仓,并以此为据点向洛阳进攻。
大运河兴衰“见证者”
关于回洛仓,负责考古发掘的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王炬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
相传隋末农民军起义时,军队攻至洛阳城外,弹尽粮绝之际,意外地发现了这座粮仓。农民军大喜,随即将其占为己有。
这下城内的皇帝、大臣着急了。没有粮食吃,城里的守军还能坚持多久?
而此时,正在城外饱餐的农民军也发现了问题:常年打仗,士兵的衣服都破烂不堪,这样下去,莫非要赤身裸体攻城?
一方有粮无衣;另一方有衣无粮。怎么办?双方只得作个交易:城内给城外送衣服,城外给城内供粮食,交换后,接着打!
正因为回洛仓建在城外导致的战争问题,到了唐代,朝廷特意将粮仓建在了城内,也就诞生了名闻天下的含嘉仓。
在古代有着重要地位的回洛仓和含嘉仓,到了今天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据了解,在去年5月公布的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中,回洛仓入选了立即列入项目,成为全省入选的两个遗产点之一。
有专家指出,回洛仓和含嘉仓之所以入选,一方面是由于隋唐大运河历经几次黄河改道,很多河段的河道、河床、河堤、桥梁均已湮灭,只有埋在地下的粮仓成为当时漕运繁忙的“见证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运河的主要功能就是漕运,而漕运的主要物资是粮食,这就让大运河和粮仓结下了不解之缘,研究这些粮仓,对于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更是有着非凡价值和意义。
拥有仓窖近300座,前期仅挖3座
回洛仓规模到底有多大?此前的考古发掘又进行到了哪种程度呢?赵晓军说,按照记载,回洛仓内的仓窖有近300座,但目前已发现的只有70多座。
我们了解到,2004年6月,在一拖东方红轮胎有限公司整体搬迁改造工程中,考古工作者对瀍河回族区瀍河乡小李村进行了钻探,发现仓窖71座、古代道路3条、古代墓葬数百座。之后,市文物部门对其中的3座仓窖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近1200平方米,发现的遗迹有灰坑、沟、房址、道路等。遗憾的是,3座仓窖内均未发现粮食,但其中一座内出土了一块带字砖。
根据当时的发掘情况,考古人员认定,这批仓窖数量多,排列有序,形制较大,应属国家粮库,且这处仓窖的位置与文献记载的隋代回洛仓的大致方位基本相符。据此,专家推断这处仓窖为隋代著名的回洛仓。
不过,由于当时发掘的仓窖数量有限,加之仓窖多数遭到破坏,因此整个仓窖遗址的范围、结构、布局、仓窖的具体数量、储粮品种以及仓城内外的道路、生活设施、管理机构等问题均未得到解决。
2004年考古发掘之后,有关部门对这里进行了保护性回填,今天的回洛仓已被村庄、厂房、道路压占。
这次发掘或有粮食、铭砖出土
“2004年发掘中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都是我们这次发掘的重点。”赵晓军说,按照我市大运河申遗工作的需要,去年市文物部门已经着手对含嘉仓和回洛仓进行保护规划、申遗规划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也将于近期展开。
有幸参加大运河申遗点的考古发掘工作,对于业余的“考古迷”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那么在这次的发掘中,会有哪些惊喜发生?赵晓军提前向我们透露了一些:
“此前发掘的3座仓窖都没有出现粮食,这次可未必。毕竟这里有近300座仓窖。如果有,那些存放千余年的粮食会是什么样?当时人们吃的粮食种类有哪些?为保存这些粮食又采取了哪些防腐防潮措施?发掘中是否会出土一些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器物?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我们十分期待的!”
此外,他还表示,在此前的发掘中曾出现过铭砖,即刻有文字的砖,那么这次发掘是否还会有呢?如果有,是对之前考古结论的论证,还是又有新的说法?“找到的资料越多,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就会越深。”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