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再传喜讯,我市日前获得“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荣誉称号。(详见本报昨日A12版)
这应该是含金量极高的国家级荣誉之一,因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无障碍设施是一项硬指标。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有所不同的是,“无障碍城市”不仅要求硬件设施必须达到国家标准,且对城市的人性化管理、人性化建设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一座城市,绿化、亮化以及环境卫生做得再好,如果无障碍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不但难称“文明城市”,而且会显得缺少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令城市缺少一种温情。
报道称,2008年3月,我市就成立了无障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对城市道路、公共建筑设施、公共交通建筑设施等进行改造和建设,仅盲道一项,我市累计建成340公里,新建主干道的盲道设置率为100%……值得注意的是,洛阳与北京等一线城市同时入选“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可见无障碍建设并不分城市大小。
在我市,残疾人已超过63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变化。资料显示,我国每30秒钟便会产生一名残疾人,原因是多发的交通或意外事故。即使是健康人,也要面对每一个人此生都会经历因为年迈而不良于行这一现实晚境。从这个意义来说,无障碍城市建设及其背后的人文关怀,会涉及城市中的每一个人。
不过,遗憾还是有的。尽管我们的公共建筑和公共交通的无障碍建设已经达到了国家标准,并且获得了国家级荣誉,但我们的一些公共场所,如餐厅、宾馆和商场,仍然缺少无障碍通道,不方便一些有特殊需求的顾客。说到底,这些商家缺少一种情怀——尊重和善待他人的情怀。
一座城市,能下大力气去搞无障碍建设,能为任何出行不便的人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凸显的是这座城市的情怀。洛阳得以入选“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与此情怀大有干系。我们大家都要继续努力才好。
本栏目欢迎投稿。我们的联系方式:登录洛阳网(www.lyd.com.cn)点击“文字投稿”,电子信箱hyypia1982@sina.com,信寄新区报业大厦《洛阳晚报·马寺钟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