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盼完过年盼元宵,过了十五、十六又盼着二十上坟祭祖。到这时,过年备的好吃的基本吃完了,二月二便成了又一个盼望的“节”。
在老家,过二月二不像过年、过元宵节那样隆重,但大人们也要早早拿出藏在缸里的玉米和黄豆,簸净并挑出籽粒饱满的炒开花,再和面烙春饼。等这一切做好后,我们也该起床上学了,口袋里装着炒豆,嘴里吃着春饼,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到了中午,不是吃面条就是吃饺子,面条是红薯面条,饺子是萝卜白菜馅,虽然没肉味,但我们照样放开肚皮猛吃。
最好笑的是,二月二的食物都带“龙”字,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饺子叫吃“龙耳”,吃面条叫吃“龙须”。就连吃炒豆也源于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武则天当皇帝后,玉皇大帝下令三年内不准降雨。但掌管雨事的龙王不忍百姓受罪,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便把龙王压在大山下,说:“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救龙王,四处寻找开花的金豆。
第二年的二月初二,人们在翻晒玉米、黄豆种子时,猛然醒悟,家家户户把金黄的玉米和黄豆炒开花,并在院中设案焚香,告知龙王和玉帝“金豆已开花”。事已至此,玉帝只好放了龙王。从此,炒玉米和黄豆便成了二月二的风俗。
那时候,家家户户缺吃的。很明显,我们盼过二月二,主要是为了吃。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理发。
家乡的正月是不能理发的。“正月剃头(理发),外甥死舅”,虽说这只是一种习俗,但大人小孩都很相信。小孩子头发长得快,一个正月,头发就围住了脖子,很不舒服,因此盼着到二月二这一天赶紧理发,既是为了舒服,也是为了图吉利。因为家乡的民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剃龙头”,这是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形式。
龙年的二月二到了,在回味童年二月二的同时,我喊上儿子“剃龙头”去。
(汝阳县 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