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偃师人孟金刚和两方“发墨不乏”的会圣宫砚。 | |
提到砚台,人们通常会想到澄泥砚、端砚等名砚,其实古时偃师也曾出产过宫廷名砚——会圣宫砚,只不过这种砚台的制作工艺已渐渐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近年,偃师市山化镇寺沟村一名叫孟金刚的村民,历经数年查阅大量史料,终于让这种在宋代风靡一时的名砚“再现”。
缘起 偶读古书识古砚
昨日,记者见到了孟金刚。“我从小就特喜欢看‘老东西’、听老故事,也很喜欢文房四宝。”孟金刚说,他的堂叔孟闽生就是个制砚的手工艺人。小时候,孟金刚常看叔叔制砚。
2004年,孟金刚又去看望孟闽生。翻阅叔叔的藏书时,他忽然看到这样一条记载:“西都会圣宫砚:会圣宫石,在溪涧中,色紫,理如虢石,差硬,发墨不乏,叩之无声。”这句话出自宋时米芾编纂的《砚史》一书,书中所述诸砚以“发墨不乏”为佳评。在《砚史》中,会圣宫砚排名第七,紧随端砚、歙(shè)砚之后。
“会圣宫?是不是俺村大石碑上写的那个?”孟金刚心中一动,想起村子不远处有个大石碑,虽然上面的文字没几个人能看懂,但老人都说那是“会圣宫碑”,而村中深沟里也有不少紫红色的石头,跟这书上记载的一样。莫非,这名砚是出自偃师?
孟金刚赶紧问叔叔,可叔叔的回答让他的心凉了大半:“洛阳被称为东都,西都会圣宫怎么会在洛阳境内?”该砚因地名得砚名,要是不能确定西都会圣宫的位置,就无法证明此砚出自偃师。
求证 古砚失传近千年
回到家,孟金刚开始了漫长的查证过程。北宋以洛阳为陪都,洛阳在开封西,所以称洛阳为西都,会圣宫就在偃师市山化镇寺沟村的凤凰山上。经过求证孟金刚得知,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在偃师、巩县交界处设皇陵区。后来,为了祭陵需要,宋仁宗开始修建陵区的行宫、太庙,这座行宫就是会圣宫,史称西都会圣宫,宫外立有巨型石碑,称会圣宫碑。
史料上记载的西都会圣宫确在偃师。根据记载,修建会圣宫时,工匠们发现
溪中的紫色暖石光洁细腻,是做砚台的上品。经过精雕细琢,会圣宫砚走进了宫廷内府,成为御用砚,深受宫廷及达官显贵追捧。
狂喜之余,孟金刚开始寻找会圣宫砚的踪迹,然而事实却让他的心又凉了下来。他问了偃师周边的很多人,没人知道会圣宫砚;他又跑到出产澄泥砚的新安县,依然鲜有人知此砚名号。几番辛苦下来,孟金刚不得不相信会圣宫砚已失传千年的事实。失望之余,孟金刚萌生了一个强烈愿望:一定要把会圣宫砚“复原”!
再现 寻石访师造古砚
一天,孟金刚清理家里的老窑洞时,偶然发现一方紫色老砚台,而这个砚台的石料和此前发现的磨刀石一样。孟金刚用这个砚台研了墨,果然如史料记载——“发墨不乏”,砚石找到了!
然而,地面上裸露的石头风化后变得很脆,不适合做砚台,孟金刚决定继续寻找。一次,他发现村里打深水井时,从地下挖出了细密、温润的“暖石”,他心中一阵狂喜:“这种石头品质好,适合做砚台!”之后,只要听说有村子要打井,孟金刚就会跑去把挖出来的“暖石”收集起来。
原料有了,得有人雕刻。孟金刚跑遍偃师,拜访数位民间雕刻老艺人,请他们根据古书记载的图案,结合洛阳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进行雕刻……失传近千年之久的会圣宫砚,终于面世了!
会圣宫砚做出来后,孟金刚认为,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其品质如何应由文人鉴定。于是,孟金刚找到了偃师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岳顶。
“我觉得这方砚台质地细腻,石质柔软,也比较养墨。”山岳顶细看后给出评价。
“‘复原’古砚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让大家知道,河洛大地曾出过这样的名砚。”孟金刚说。
(魏先生获线索奖50元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