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今春开学,上海市教委发文,严禁学校在招收学生时将竞赛证书作为评价、挑选学生的标准,严禁不经批准举行各类竞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此举令上海市不少学生家长陷入纠结:学校不再看证书招生,学生拿什么拼竞争力?
未雨绸缪,试想若有一天洛阳也推出此举,家长们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竞争力?
家长
好习惯胜过本本证书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学生家长。多数家长认为,竞赛证书含金量较高,是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体现,但能让孩子终生受益,提高综合竞争力的还是好的习惯。
吴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六年级,喜欢舞蹈,通过了民族舞十级考试,并拿到了证书,很多人非常羡慕。然而,吴女士认为,竞赛证书只不过是孩子学习成果的证明而已,并不能完全成为孩子的竞争力。她认为,小学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好的行为习惯才是孩子最好的竞争力。作为家长,应着重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而不是逼着孩子去考各类证书。
李先生的儿子创创今年上四年级,品学兼优,目前为止未考取任何证书。李先生说,创创上有小提琴班,小提琴拉得非常好,但没有去考证书。李先生认为,与其让孩子在考取证书上花时间,不如引导他开拓视野,增强实践能力。
学生
竞争力体现在方方面面
那么竞赛证书在学生心中具不具有竞争力?他们渴望自己具备什么样的竞争力呢?
记者采访了近10名中小学生。他们认为竞赛证书是竞争力的一项,但不是全部。
东方二中初三学生谢圣恩拥有华罗庚杯数学竞赛一等奖证书,但这并未给他带来太多优越感,他觉得综合素质更重要。谢圣恩的性格偏内向,他一直羡慕社交能力强的同学,在他眼里社交能力强也是一种竞争力。
东方二中学生王子琛一直是同学们的偶像,一提到他,大家都说:“王子琛人缘好,善良,幽默,有领导能力……”同学们认为,王子琛身上的优点也是他们心目中的竞争力。
学生们都希望家长不要强迫自己去考证书,虽然他们知道证书很重要,但更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很多竞争能力是证书远不能及的。
教师
好习惯是最大的竞争力
市实验小学大队部辅导员赵卓能认为,竞赛证书带给学生的光环只是一时的,而习惯要陪伴学生一辈子,好习惯才是学生最大的竞争力。
该校教师任魏芳说,整日为证书奔波的学生不在少数,大部分都是非自愿的,学生们自行安排时间的能力,社交能力等都受到了影响,甚至连玩的能力都在下降,创造力就更不用提了,而这些都是重要的竞争力。
东方二中校长齐振富认为,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好的习惯,一个学生如果具备了好习惯,将来做任何事情都不难,这也是他们获取其他竞争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引导其读书,带学生多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
齐振富认为,很多家长并不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他建议家长,应认真分析孩子的特点,适当发展孩子的特长、开发智力,培养综合素质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