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健康,有人说是时间……而对于天下父母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教育孩子。近日,洛阳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特邀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郝敬红为新安县200多名家长上了一堂如何为人父母的亲子教育课程。
最有效的教育是什么?教育从哪里开始?你对孩子放手了吗?……一个个类似的问题让听课家长受益匪浅。
最有效的教育是身教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孩子每天都要接触父母,父母的一举一动常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郝敬红说,曾经有个孩子喜欢撒谎,孩子的母亲便质问孩子为何要撒谎,可无论怎么追问,孩子都不承认自己撒谎。有一天,当这个母亲因孩子撒谎而气急败坏时,孩子反问:“大人都可以撒谎,为什么我不可以?”原来,一次孩子爸爸的同事打来电话,他明明在家,却让孩子告诉这个同事,他没在家。自那以后,孩子养成了撒谎的习惯。
“先修身再施教。”郝敬红建议家长们,一定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教育从建立关系开始
“作业做完没?快点做……”下班回家后,你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不是这句?郝敬红说,现在很多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放学回到家里,面对的是又一个“教师”,而非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应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建立亲子关系。
郝敬红说,她的儿子上小学时,有一天风很大,她一天都在担心儿子上体育课时跑热了,会将衣服脱掉,因此着凉。那天接儿子时,她便将自己这种担心告诉了儿子。“妈妈你别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郝敬红没想到,儿子会边流眼泪边说。
所以,孩子回到家后,父母应与孩子谈心而不是谈事情。
不要剥夺孩子做主权力
“为什么我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要我操心?”你是不是常有这样的抱怨?那或许是因为你担心的事情太多了,没有对孩子放手。
有一次郝敬红在小区门口看到一个1岁多的孩子想爬台阶,可孩子的奶奶一个劲地喊:“别上那么高。”孩子的奶奶试图阻止孩子,孩子只好停住了脚步。郝敬红于是劝这位奶奶别再阻止,若孩子真的上不去他自然会停住脚步。后来,孩子琢磨了一会儿,借助旁边的大门竟一下子上去了。小家伙还为自己鼓起了掌。
“旁边的声音太多,会影响孩子的判断。不要剥夺孩子自己做主的权力,放开手,让孩子拼一拼。”郝敬红说,家长的干预有可能扼杀孩子的智慧。
习劳知感恩,让孩子多做事
“你只管学习,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这是很多家长常对孩子说的话。郝敬红认为,娇生不能惯养,父母要学会“温柔地坚持”,让孩子多做事,习劳方知感恩,孝心开则百慧生。
郝敬红12岁时,一天她的爸爸说:“今天中午你没事就去和面吧。”“正好没事,那好吧。”郝敬红想。面和好后,爸爸夸了她:“第一次和面就能做成这样,真不错。”
第二天中午,她的爸爸又说:“你会和面了,今天你负责发面吧。”“为什么还要我做?”郝敬红问爸爸。爸爸说:“因为你会做了呀,只要你会做的事,就要自己去做。”郝敬红说,她一直感谢父亲的坚持,因为那让她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懂得了心疼父母。直到后来外出上大学,她才停止每日为家人做饭。
郝敬红说,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仅可以让他们学会感恩,还能锻炼其意志力。如果让孩子在班级中担任为他人服务的角色,还能增强其人际交往的能力。承担的事情多了,扮演的社会角色多了,才能拥有更丰富的人生经历,这样的人心胸方能开阔。
千万不要多说“应该”
“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这些话你是不是天天说?可你知道孩子怎么想的吗?他们也许这样想: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郝敬红建议家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的话越少越好,尽量不要说“应该”二字。你认为最好的,不一定是孩子心中最好的。你若真的不放心,可以这样和孩子交流。
“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考虑的?”你可以这样说。当你觉得孩子考虑得不全面时还可以说:“我很好奇,还有其他方面吗?”……最后,若孩子拒绝自己的建议,家长一定要记得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