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许晓青 王橙橙 周蕊
核心提示
“每逢佳节倍堵车,钱到买房方恨少。”“大城市人山人海,小城镇人烟渺渺。”“农民工,到底姓‘农’,还是姓‘工’?”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50%城镇化”这个新名词引发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关注。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称,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面对“堵城”“空城”“城漂”等城镇化新症候,代表委员纷纷出招。
1 “堵城”如何突围?
“春节从重庆回贵州,被人为堵了4个小时,有什么新办法能改改?”“楼越盖越高,车越开越慢,依我看城市交通信号灯要好好调一下。”两会期间,贵州省、河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纷纷收到网友的论坛留言。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桑金科回应网民说,城镇化率突破50%,更需要科学的规划,建设一批让老百姓既有发展空间又生活舒适的城市,治堵和防堵是提升城市幸福感必不可少的环节。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认为,城镇化加速带来的交通拥堵难题,与现阶段全国汽车保有量和迅速递进的增量有着密切关联。“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面临“堵城”等挑战,如何做好“控制产量、优化存量,实现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是破解城镇化难题的一把钥匙。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是城镇化的红利,也是压力。”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分析,2011年,中国城镇化进入“50%”的历史新阶段,全球总人口也跨过了70亿的大关,更趋人性化的城镇化,需要城镇内部、城际之间拥有更详尽的中长期规划,交通规划是必备的基础,这也是“十二五”期间提出顶层设计理念的一个关键所在。他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上海、北京等特大型城市均已达到或临界2000万常住人口,承载负荷已濒临上限,治理“堵城”必须考虑更合理地引导和布局人口流动。
2 “空城”能否不空?
“大城留不住,小城不愿去。”这是近年来各地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留城”与“返乡”问题上的一大纠结,同时也显现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及省会城市以外,卫星城、中小型城镇的吸引力仍不足。
“不是修几栋高楼就叫城镇化,不是把农民叫进城来就叫城镇化。”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州委书记陈鸣明回应说,过去几年兴起的“造城风”,在一些地方已出现了“空城”现象,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紧密联系,资源配置不恰当,就容易形成“空城”。
陈鸣明代表说,缓解和避免“空城”现象,不能单单从户籍上考虑,当地首先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其次,要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包括住房、就医、求学等。只有这样才能让新城人口“留得下、稳得住”,实现“有体面、有尊严”的城镇化。
曾从事跨国城镇化经典案例比较研究的周汉民委员分析,根据国际标准,安居乐业,需要提供“七通一平”的硬件设施,包括水、电、煤气、排污、道路、通信等基本需求,更要有就业、医疗、教育等“软指标”,在此基础上,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更为重要,注重新城人口的文化需求,满足流动人口的文化权利,也是“空城不空”的解决之道。
3 让“城漂”有个家
城镇化加速,客观上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型”,目前全国约2.6亿农民工中,大部分依然是背井离乡的“城漂”,他们在城里何时才能有个安稳的家也成为我国进入“50%城镇化”后的一大悬念。
温家宝总理今年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对此,三位农民工代表胡小燕、朱雪芹、康厚明在与网民沟通履职心得时不约而同聚焦“城漂”如何安身立命的话题。
胡小燕代表说:“现在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都愿意扎根城市,政府部门应当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他们,本地市民对他们也应尊重,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让他们融入这个城市。”她举例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正在试点将达到一定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房体系,这是从公共服务的机制上保障农民工在公正待遇下“融城”的一种好尝试。
康厚明代表认为,除了进城务工者,农村的留守儿童和妇女、空巢老人等,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有权利过上幸福生活。“我个人认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工作,应重点放在社会保障待遇的同步上。”康厚明说。
“随着农民工二代的年龄增长,以前他们对公平的教育资源尤为期待,现在则遭遇‘婚恋饥渴’。”朱雪芹代表告诉记者,农民工的“融城”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就业需求、生存需求,正在向医疗保障、子女就学、恋爱婚姻等复杂的社会问题“转移”。在从农民向工人转变的过程中,总要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除了户口问题,还有社会保障、精神关怀的问题,要用发展的思路去看待,制定富有前瞻性的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专家严诚忠教授说,在大城市各类资源饱和的情况下,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可行性研究应纳入政府部门的考量范围,不仅要有人性化的措施,更要考虑维护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