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废弃的树根,在农村是柴火,在城市里是垃圾,但在马永康的眼里却是“宝贝疙瘩”。他用斧子一砍,锉刀一锉,砂纸一磨,再涂上清漆,原本普普通通的树根立刻活了起来。马永康痴迷根雕有7年了,已经创作了千余件作品,他的家俨然成了一座“根雕博物馆”。
1 摆不下的“树根堆”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涧东路阳光中世花园的马永康家。
进入客厅,迎面是5个高至天花板的铁质展览架,每个架子有5层,上面摆满了根雕。地面、墙角、阳台上根雕随处可见,就连茶几和桌子上的笔筒都是用树根雕成的,件件都很精美。
这些根雕的形态各异,有青蛙、鳄鱼、鸭嘴兽、仙鹤、锦鸡、金孔雀等造型,还有颇为逼真的古代仕女造型。
马永康略带遗憾地说:“太多了,家里摆不下,还有一部分堆在阳台上。”说着,他揭开了阳台角落里的帆布,下面的根雕也是一件撂一件。
2 绊出来的“树根缘”
马永康今年76岁,身体倍儿棒,嗓音洪亮。1997年他退休后,写小说、玩摄影、学录像,抽空去王城公园看看根雕展览,“玩”得不亦乐乎。
2006年5月,马永康跟随市老年摄影学会的一群摄影爱好者,到新乡市辉县的关山和齐王寨采风。大山里风景好,路却不好走,有条路上横着一块树根,每个人经过都要被绊一下,马永康也不例外。被绊之后,他仔细一看:“嘿,像只小老鼠。”他便把这块树根捡起来放进口袋。
下山回到住的地方,他反复摩挲这块树根,回想起以前看过的根雕展,突然灵光一闪:“我何不学学根雕,把它雕得更像老鼠?”
说干就干,他在当地村民家找了一把斧头和一个编织袋。再上山,别人拍照,他拣树根。众人好奇:“你拣这干啥,回家又不烧柴火。”马永康只是笑笑,还是照拣不误。回家时,他背了整整一编织袋树根。
老伴儿看他背回了一袋树根,又心疼又好笑:“净弄些没用的东西,又脏又占地方。”
戒不了的“树根瘾”
3 万事开头难,没场地、没工具、没手艺,咋办?马永康住顶楼,他就把树根全都搬到楼顶上,然后到旧书店买了一些关于根艺的书,又到五金商店买了斧头、锉刀等工具,对着书本开始了边摸索边雕刻的过程。
“一开始,我连电砂轮都拿不动,锉刀和小刀还经常把手割得鲜血直流。”马永康没有放弃,在楼顶常常一坐一整天,吃饭还得家人上去喊他。
一个月后,他的第一批作品——约20件根雕“出炉”了。“入门级”作品虽粗糙,马永康却异常珍惜,一件件都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
后来,老伴儿和子女看他痴迷根雕,也开始支持他了,心疼他在楼顶风吹日晒的,就在楼顶给他搭了一间简易工作室。记者看到,说是工作室,其实就是石棉瓦搭起的一个小棚子,里面有一张旧桌子,几把破藤椅,一个放工具的柜子,还有一大堆树根。
7年来,马永康就是在这间工作室里雕刻出了上千件作品。“我玩根雕纯粹是一种爱好,看着自己精心雕出来的树根,心里特别高兴。”马永康笑着说。
剪不断的“树根情”
4 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根雕艺术重在取材。有了好树根,作品也就成功了一半。但是马永康生活在城市里,树根来源成了一大难题。
城里资源少,树根经常被当成垃圾扔掉,他在街上转的时候就格外留心垃圾堆。有一次,他在王城公园里转,在垃圾堆里看到一块烂树根,拿回家后就做成了笔筒。
山里树根多,马永康就隔三差五地往山里跑,在当地找个向导,天不亮就上山,月亮出来了才下山,每次都要背回来一两麻袋树根。
“你看,这只‘青蛙’是在汝阳西泰山找到的,重三四十斤,我当时背着它走了十几里山路;这只‘鳄鱼’是一户山里人家垫着劈柴用的,我花20块钱买了回来;这几个松木疙瘩是在嵩县龙池曼找到的,当时为了取松木疙瘩,我顺着山沟滑下去十几米……”马永康对每一件根雕的来历都如数家珍,连吃苦都觉得是一种甜。
马永康还给每件根雕都起了名字,“曼舞”、“风声急”、“傲霜雪”、“松鹤延年”、“闻鸡起舞”……不但形象,还有深刻的寓意。
马永康还专门制作了一个网页,用来展示自己的作品。“网上就不怕摆不下了,前两天还有人打电话说要买我的作品呢,这对我是一种肯定!”马永康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