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洛阳·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妈妈,请您一路走好……
小孩迷路
民警送他回家
物品遗失
民警及时送还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3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三十多年前,来洛疗伤的唐山孤儿和照顾他的洛阳护士结下了深深的母子情,如今“母亲”因病离世,“儿子”委托本报记者替自己送她最后一程——
妈妈,请您一路走好……
□记者 张喜逢
  二零零六年,牛小芳“母子”相见时的情景。(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1976年,参与救治来洛唐山地震伤员工作的洛阳护士牛小芳与唐山孤儿郭保军结下了深厚的母子情;之后的岁月里,这对“母子”从失去联系到再度相逢,从未停止过对彼此的牵挂……

  22日,得知“妈妈”牛小芳因病离世,远在唐山的郭保军致电本报记者,希望记者帮他送“妈妈”走完最后一程……

  ▲▲洛阳护士和唐山孤儿结下母子情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一批唐山伤员被送往白马寺正骨医院(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救治。在那里,27岁的洛阳护士牛小芳第一次见到了年仅10岁、被砸断一条腿的郭保军。这个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孩子,让牛小芳怜爱不已,对他格外照顾。日子一久,小保军越发依恋牛小芳,常常在没人的时候叫她“妈妈”,两人结下了深深的母子情。3个月后,小保军伤愈返回唐山。1977年,牛小芳又专程到唐山看望小保军。之后,由于当时通讯条件限制,他们之间逐渐失去了联系。

  2006年3月,本报成立“搜寻30年前的感动”报道组,赴唐山寻找、探访那些在洛阳接受救治的伤员们,郭保军便是此行我们想找到的人之一。3月30日14时许,我们终于在唐山找到了40多岁的郭保军,让这对“母子”在阔别30年后进行了第一次通话;4月13日,郭保军来到洛阳,这对“母子”再次重逢……

  牛小芳的丈夫王朝凡称,在没有联系上郭保军的日子里,爱人每当从电视里看到一些地震题材或母子团聚的画面,经常会絮叨“我的保军不知道现在咋样了?”“不知道这辈子我们还能再见面吗?”……

  牛小芳的女儿王娟说,1999年前后,母亲因心脏病需做心脏双瓣膜置换手术,在等候安排手术的那段日子里,母亲经常念叨她曾经照顾过的郭保军。为此,王娟曾多次从唐山114电话查号台寻找“哥哥”。几天里,母亲和多个郭保军通了电话,但一直没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

  王朝凡称,自从这对“母子”联系上后,郭保军经常打电话问候爱人的身体,诉说他的情况。因为身体原因,虽然郭保军多次邀请,但牛小芳去唐山过年的心愿一直没能实现。孝顺的郭保军经常骑车去唐山村郊,买来核桃、木耳等寄给洛阳的“妈妈”。

  ▲▲“妈妈”去世,“儿子”求助本报帮他完成心愿

  22日下午,记者接到郭保军的电话,他哽咽着说:“我的‘妈妈’牛小芳不在了,当年你们帮我找到了她,不知道她临走前,你们能不能再帮我一次?”郭保军称,21日22时左右,“爸爸”王朝凡打来电话告诉他:“保军,你‘妈’不在了,她走了!”当时,他顿时蒙了,拿着电话一个劲儿喊:“我‘妈’咋了?‘妈’到底咋了?……”随后,他才得知几天前“妈妈”因心脏病引发脑梗塞,21日上午抢救无效离去。

  郭保军本打算第二天一早前往洛阳为“妈妈”送行,但王朝凡考虑时间仓促,加之路途遥远,不忍心让郭保军来回颠簸,便没有同意。尽管一时无法来洛阳送别,但为了表达心意,22日一早,郭保军就四处打电话,想托洛阳的朋友想前往“妈妈”家中代他送别。然而,先前一些曾在洛阳的朋友都已离开,正当郭保军失望的时候,他忽然看到了当时媒体对他们“母子”的报道,便萌生了请《洛阳晚报》的记者帮他完成心愿的想法。

  昨日10时许,按照郭保军的嘱托,我们参加了牛小芳的遗体告别仪式,并代表郭保军为她送上一捧菊花。“保军说他现在来不了,请您谅解,望您保重身体,今年五一,他们一家一定会来洛阳好好陪您。”临走前,我们向王朝凡转达了郭保军的歉意。

  得知我们帮他完成了心愿,郭保军在电话里哽咽着说:“虽然这最后一面成了我一辈子的遗憾,但我谢谢你们帮我送了‘妈妈’一程……”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