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迪杰 |
|
张迪杰和他的毛著收藏。 | |
□记者
程奇 杨玉梅/文 杜武/图
核心提示
毛泽东、杨开慧的原始家谱;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的同学录原件;毛泽东平生第一次发表的作品《体育之研究》;红军抢渡大渡河前,蒋介石颁布的“活捉朱毛者,各奖10万元”的“悬赏令”……
牡丹文化节期间,在洛阳博物馆举行的“张迪杰珍藏建国前毛泽东著作精品展”,将展出2000册文物精品。
1 【展出】
10.2万册中挑选2000册,90%首次亮相
4月1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物局联合主办,洛阳博物馆承办,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洛阳广播电视台协办的“张迪杰珍藏建国前毛泽东著作精品展”,将在洛阳博物馆开幕。
在10.2万册红色收藏中,选出2000册精品,其中90%是首次亮相,不少孤品、极品堪称“不可再生的国宝”。
某些孤品文物,让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全国党建研究会原会长张全景同志都赞不绝口。如韶山毛氏“皇字号”族谱,木活字印刷,记载了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至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毛氏家族的变迁,保存了毛氏的宗族源流、家规家训等珍贵文献。在国民党处心积虑“围剿朱毛”的严峻现实下,“皇字号”族谱居然秉笔直书,称赞毛泽东“宏中肆外,国而忘家”。国民党湖南省主席何健当年挖掘毛泽东祖坟时,最为珍贵的“皇字号”族谱被收缴,之后被一名国民党军长私自收藏,辗转带到台湾、美国、香港,最后被张迪杰高价购回。
更多的文物精品,让人穿越时空,全方位深刻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1914年~1917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上学,张迪杰收藏的该校当时的同学录,被赞为“毛主席的学历档案”;“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一名句启迪了不少青少年,其出自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发表的“处女作”《体育之研究》,张迪杰就收藏有这一期的刊物;1918年,毛泽东开始接触李大钊等人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并于1920年加入该会,张迪杰保存了全套的《少年中国》杂志;1919年,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1925年,毛泽东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时期主编的《政治周报》;1925年12月,毛泽东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原版著作;1929年,作家徐雉用小说的形式重现的毛泽东拜访林伯渠的往事;1929年4月《东方杂志》刊登的朱毛红军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的军事战略地图;1930年毛泽东发表的《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的原版著作;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在瑞金拍摄的中共中央重要部门的原貌图片;长征时期,国民党政府悬赏捉拿毛泽东的“悬赏令”;各个版本的《毛泽东自传》;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各个版本的《毛泽东选集》;毛泽东12次登上美国《时代》封面的原版刊物……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晋察冀解放区出版的《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近影集》,是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唯一一册毛泽东影集。
2 【成绩】
中国“藏毛”第一的人,创下吉尼斯纪录
不少人感到好奇:这个张迪杰,究竟是何许人物?他的手里,缘何有这么多“宝贝”?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评价说:张迪杰同志,在抢救、保护不可再生的红色国宝文物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著名毛泽东研究专家逄先知说:张迪杰收藏毛著,数量多、价值高,称得上世界之最。
经吉尼斯总部审核,张迪杰为世界上收藏毛泽东著作版本最多的人。2007年10月,他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中国“藏毛”第一的人》,新华社为张迪杰播发5000多字的长篇特稿。“中国第一!世界之最!”中国红色文化联合会会长、毛泽东的侄女毛小青拜访张迪杰时,激动地挥笔为他题词。
…………
张迪杰,52岁,共产党员,家在洛阳新区太康路上,潜心收藏36年。沉稳、内敛的他,在红色收藏界,有自己的“四不原则”——情深不外露,书多不言最,质精不张扬,价高不出售,备受藏友们推崇。
“收藏,就好像登山。我只管低着头、提着劲儿攀登,这一爬,就是36年。猛一回头,才发现自己已站在山巅!”对自己在收藏上取得的成绩,张迪杰如是说道。
3 【幸运】
收藏生涯的“第一次收获”,格外丰厚喜人
张迪杰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那个年代的人,对毛泽东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张迪杰也不例外,他的毛著收藏情缘,要追溯到1976年。
197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举国哀痛。这年,张迪杰光荣入伍,在原国防科工委任中队文书。喜欢读书的他,有点时间,就跑到连队阅览室学习毛著,稍有点钱,就到新华书店购买毛著。
后来,赶上部队整编,连队取消阅览室,经部队领导同意后,张迪杰留下了阅览室里的旧书刊、旧报纸。“光红色图书,就有20多箱,几乎囊括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著作的所有版本!”谈起收藏生涯的“第一次收获”,张迪杰仍兴奋不已。
1981年,张迪杰考上了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其间他和同学们到延安参加劳动。延安方面腾出一间仓库让他们居住,里面堆着很多旧书,张迪杰发现其中很多都是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毛泽东著作。大喜过望的他,立即拿出自己一个月的工资——52.3元,把这些旧书全买了下来。
4 【痴迷】
为了毛著收藏,他不惜一切代价
两次“重磅收购”,让张迪杰迷上了毛著收藏,并一发而不可收。红色收藏界的藏友都知道,只要张迪杰瞄住一本毛著精品,他会“砸锅卖铁”,不惜一切代价买下。
1993年,张迪杰听说北京一位老红军手里有一本1944年出版的红色精装本《毛泽东选集》,这个版本,是红色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精品,全国不超过6本。
这样的“宝贝”,张迪杰自然不肯错过,他登门拜访这位老红军,恳求购买。可是,这本书几十年来陪着这位老红军转战南北,即使在战斗中负伤,这本书也从未离开过他,老红军说啥也不肯卖。
张迪杰却不死心,两年时间,5次拿着厚礼登门拜访。最后一次,已经病入膏肓的老红军终于被他打动,出价3万元。
在当时,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张迪杰想了几天,一咬牙、一跺脚:卖房!他把自己一套暂时不用的旧房忍痛低价出手。
老红军得知此事后,紧紧抓着他的手说:“这本书,比我亲儿子还亲。卖给你,算是‘托孤’了。”
张迪杰收藏有一本《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学录》,这是少数可以证明毛泽东“学历”的文物证据之一。这本同学录,曾长期被长沙一位老太太收藏,老人视其为自己的“亲生女儿”,绝不肯轻易“嫁人”。
为了买这本书,一年之内,张迪杰给老太太打了150多通电话,持续上门洽谈8天,终于让老太太同意出售。老太太激动地说:“我已经很执著了,没想到你比我更执著。我就当‘嫁女儿’吧,找到你这么个好‘女婿’,我放心!”
拿到这本同学录后,张迪杰狂喜不已,在长沙路边找了一个小饭馆,要了4个凉菜、一瓶红酒,一口酒、一口菜,再端详一下来之不易的“新媳妇儿”,足足品评了4个小时。“那股高兴劲儿,无法用语言形容!”现在说起来,张迪杰还是一脸幸福。
这本同学录是线装书,出版日期为“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十月”,里面清晰地记载毛泽东曾于1917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读书。它的发现,为研究毛泽东生平事迹、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以及中共党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5 【分享】
想读懂最真实的毛泽东,请来精品展
36年辛苦不寻常,张迪杰手里的珍品、孤品,连国家级档案馆、博物馆都没有。如毛泽东一生12次登上美国《时代》封面,全套刊物全国只有他一人收齐;1929年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毛泽东和朱德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的4幅军事战略地图,这份资料国家档案馆和国家图书馆都没有,是绝版物证;国内收齐整套外文版和少数民族文版《毛主席语录》的仅3人,张迪杰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红色文物的价值一路看涨,如1944年出版的第一套精装本《毛泽东选集》,市场价已经超过了50万元。张迪杰守着这么多珍品、孤品,简直就是守着一座“金山”,可张迪杰从未卖过一本书,在他看来,这些毛著是自己的“命根子”,拿什么都不换。曾有一名南方来的商人,提了满满一密码箱的钱来到张迪杰家里,要购买他的藏品,被他婉言谢绝。
“价高不出售,这是我的‘四不原则’之一。”张迪杰说,“我搞收藏,不为名不为利,只想研究、传承毛泽东思想,让世人可以读懂最真实的毛泽东。”
您想读懂最真实的毛泽东吗?4月10日至5月10日,请您到洛阳博物馆二楼,重温伟人足迹、重读主席著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