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30岁以前,最迟在35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
以上是我和一名大一男生的对话。那是一所较著名的大学,我应邀去讲座。对话是在五六百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我觉得,他的话代表了不少学子的人生志向。
所谓不平凡,差不多可归结为如下几点: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开着什么样的车子,有着多少资产,社会给以怎样的敬意和地位,倘是男人,娶了怎样怎样的女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也盛行过同样性质的文化倾向,体现于男人,叫“五子登科”,即房子、车子、位子、票子、女子。一个男人如果都追求到了,似乎就摆脱平凡了。同样年代的西方文化,也曾呈现过类似的文化倾向。区别在于,在他们的文化那儿,是花边,是文化的副产品;而在我们这儿,在七八十年后的今天,却仿佛渐成文化的主流。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下一代,如果他们普遍认为35岁以前不能摆脱平凡便不如死掉,那也是毫不奇怪的。
这只不过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泡沫,像制糖厂的糖浆池里泛起的糖浆沫。造假的人往往将其收集了浇在模子里,于是“生产”出以假乱真的“野蜂窝”。而文化的“野蜂窝”比地摊上卖的“野蜂窝”对人更有害。后者只不过使人腹泻,而前者紊乱社会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