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他们夫妻俩羡慕得不得了,因为他们俩是那么平和快乐;很多有钱没钱的人都愿意去他们的小快餐店,因为他们热情豁达不抠唆。去得久了,渐渐熟了,大家叫男的哥,叫女的嫂子,大家都喜欢吃嫂子包的馄饨、哥做的快餐。
哥叫超,祖籍洛宁,短短的头发有些花白,不笑像弥勒佛,一笑水泡眼眯成一条缝,更显得喜庆、厚道;嫂子叫玲,祖籍上海,长着一张富态的圆脸,戴副雅致的无框眼镜,不笑像观音,笑起来更是满脸的知足、甜蜜。19岁的儿子瘦瘦高高的,很帅很时尚,不笑不说话,暑假打工,寒假也打工,为家里分忧。
玲的单位早就破产了,超也很早就下岗了。为了维持生计,超与玲在家属院门口仅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做起了快餐,专门服务附近中午不回家的上班族。后来,附近的电脑城关门了,食客少了一大半,夫妻俩一商量,开始做馄饨卖晚餐。没客人的时候,夫妻俩玩纸牌,谁输了就要被刮鼻子,你刮我一下,我刮你一下,不缺快乐。
天亮准备午餐,午餐后准备馄饨,下午抽空买菜,夜里收摊后洗菜、备料——周而复始地劳作,超的背驼了;年复一年地忙碌,玲的手粗糙了。
虽然生活不怎么富裕,但家里家外谁有什么事、谁需要钱,夫妻俩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从不吝惜。超的一个同学母亲病了,同学公干在外鞭长莫及,夫妻俩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活计,白天晚上地陪护,热菜热饭地伺候,不惜力气,不计得失。
超在兄弟姐妹五人中最小,却是家里当大任者。上初中时,超的哥姐都已上班,超小小年纪便承担起了家里买菜做饭的重任,即使在高考那几天都没有例外。超的父亲早年去世,90岁高龄的母亲常常和超生活在一起。旁人问老太太最想跟哪个儿女一起生活,老太太先是干净利索地一个字:“超!”但马上又说:“超把我送哪儿我就住哪儿。”这是一个老母亲心疼小儿子的艰难呀!
夫妻俩勤劳并厚道,清贫却快乐,让很多人喜欢,也让很多人羡慕。
(涧西区 沙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