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聚时的合影 |
|
核心提示
9日、11日,本报先后刊发《外地老人来洛赏花 想借3辆轮椅》、《多名市民愿为来洛赏花老人提供轮椅》两篇文章,报道市民吴满仓邀请70多名外地老朋友来洛赏花一事。
昨日清晨,吴满仓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发出的“家书”有了回应——来自广西、福建、新疆等地的老朋友全部到达洛阳,开始“牡丹”之旅。
有朋自远方来,七旬老太忙招待
14日19时前后,凯旋东路一家酒店大厅内传出阵阵笑声,几十名中老年人有的手拉手交谈,有的肩并肩拍照,还有的拿着小本子互换联系方式……
“真是太开心了,没想到我的老朋友们都能如约来到洛阳!”看着相谈甚欢的老朋友们,吴满仓灿烂的笑容中夹杂着欣慰与感动。她说,这些朋友中,很多人她已30多年未见,可她的邀约电话便让大家欣然而来。就连她82岁高龄的老领导,也从青海省西宁市坐火车赶来。
朋友们奔波千里很辛苦,东道主忙着招待也很辛苦。吴满仓的女儿巴女士说,这几天,每来一个老朋友,已70岁的母亲都要亲自去接,不知跑了多少趟火车站。
来自江苏的马女士说,她一直在家带孙女,犹豫了几天后,还是临时订了机票赶过来,不想遗憾终生。
“这几天,我们所有人都‘失眠’了。”13日就从青海赶来的82岁老人李本术说,这两天,大家白天逛洛城,晚上凑到一个房间说过去、聊今朝,兴奋得睡不着。
“不是我有号召力,而是牡丹有魅力”
吴满仓已到古稀之年,精力有限,她怎么有了邀请诸多好友来洛看牡丹的念头?
“不是我有号召力,而是在那段艰苦岁月中铸就的友情和洛阳的魅力将我们再次聚到了一起。”吴满仓说。
多年前,吴满仓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省哇玉香卡农场医院工作。该农场地处戈壁深处,周围数百公里内荒无人烟,条件艰苦。在这种情况下,同事们相互照顾,建立了深厚友谊。1998年,农场被撤,大家分散到祖国各地,很多人失去了联系。
吴满仓说,分开后,很多人想再次相聚,但天南海北这么多人,要聚起来谈何容易?
去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吴满仓联系到40多名当年的好友,并将他们请到了洛阳。今年,她又通过电话、网络等,以“滚雪球”的方式向更多人发出了邀请,最终来了72人。
青海是“大本营”,他们为何不回青海相聚,而选择了洛阳?对此,巴女士说:“不是我妈妈有号召力,而是洛阳有魅力,很多人也是冲着牡丹来的。”
“咔嚓”一声,15日清晨,一张合影为他们留下了来洛记忆。“照片上一定要标注‘牡丹盛会·哇玉人相聚洛阳’啊!”老人们一再叮嘱摄影师。
想吃锅贴想了一晚上
15日8时30分前后,吴满仓邀请的最后一名同事终于赶来。虽然导游一再让大家上车聊,可这些游客很不听话,只顾互相问候、拥抱,直到9时许,导游才将大家“劝”上车,前往国家牡丹园。
“昨晚,去年来的‘老家伙’们一个劲儿地说洛阳的锅贴外焦里嫩,好吃得很,馋得我想了一晚上。”大巴车刚刚启动,车上便传来这样一句话,引得满车人笑个不停。紧接着,又一个声音传出:“小张(随车导游),去年我们很遗憾没能品尝水席,今年你可一定要带我们去……”
虽然有人急着去吃小吃,可最后还是拗不过“牡丹迷”们要去看牡丹的热情。来自青海的吴慧英老人喜欢画牡丹花,此行她很想多看看牡丹花都的牡丹花,寻找创作灵感;严秉莲女士第一次来洛阳,她最爱的就是牡丹花,她还肩负着拍牡丹花,把照片带给女儿看的重任。
真想把牡丹带回西宁
大约30分钟后,记者随同老人们到达国家牡丹园。
一见到鲜艳欲滴的牡丹花,几位老人就着迷了,他们想买些牡丹花带回去,把花种到西宁。“西宁的气温目前比较低,想必这花很难成活,咱们还是用眼看、用相机记录吧!”考虑到现实情况,老人们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进来,我就闻到了满园的花香,舒服。”严秉莲跑到花丛中,把鼻子凑到了花蕊上。
“真想抱着它们。”就像孩子一样,每一朵花都让这些中老年人欣喜不已。“来洛阳我都没敢穿深色衣服,穿得鲜艳些才能配得上牡丹花。”站在花丛中的“花迷”们笑着说。
洛阳牡丹美,文化更厚重
这些老人中,最年轻的也年过半百了,年龄最大的已经有80多岁。一路上,老人们一直说,这是他们多年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聚会,恐怕也是最后一次了。每当言及此事,很多人双眸内总会闪着泪花。可当再次登上大巴车时,大家又开始嬉笑起来,回忆过去某人某年所做的糗事,讨论着去哪儿玩。
老人们说,洛阳不仅是牡丹花都,更是文化名城,所以他们还要去看看博物馆、龙门石窟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