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8版:花都香更浓 相约牡丹城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一个短暂的王朝,一条辉煌的运河
广告
流光溢彩玻璃瓶, 东西方交流的“点睛之笔”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2 年 4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跟着文物“逛”丝路
东汉丝路上,有一朵“奇葩”——
流光溢彩玻璃瓶, 东西方交流的“点睛之笔”
□记者 李燕锋 见习记者 程芳菲 /文 记者 张晓理/图
  《丝路起点——丝绸之路与洛阳》文物展上,一个玻璃瓶吸引了我们。

  这是一个精美的玻璃瓶(上图),出土于1987年洛阳市郊一座东汉墓内。考古人员断定,这是一件西方舶来品。但因精美的制作工艺,这个玻璃瓶被专家们视作东汉丝绸之路上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点睛之笔”。

  精美玻璃瓶,洛阳出土产自西方

  “从远处看,这件玻璃瓶是黄绿色的,如果你拿出来迎着光转动,内层会变成蓝色。”洛阳博物馆陈列部工作人员孙章峰向我们介绍了这个瓶子的神奇之处。这个玻璃瓶高13厘米、口径约2.4厘米,外表呈黄绿色,口部到底部有一道道旋转的白色拉丝花纹,花纹缠绕在黄绿色的瓶身上,整个玻璃瓶的外观线条流畅。

  “这个玻璃瓶出自洛阳郊区的一座东汉墓,从当时的年代及当时的手工业制作水平来看,这个玻璃瓶应当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孙章峰说。

  “通过这个玻璃瓶,我们可以推断,当时的洛阳和西方已经有了丰富多彩的经济文化交流。”孙章峰说。

  丝路起点在洛阳,东西经济大交融

  西方的玻璃瓶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了洛阳。在当时,洛阳和西方的经济交流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按照史书记载,东汉定都洛阳,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洛阳是当时使节、商人、僧人等沿丝绸之路西行的出发点,也是西方各国、各地沿丝绸之路东来的目的地。

  据介绍,东汉时期,以洛阳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分北、中、西三条。北路是向西延长的草原丝绸之路;中路是中央丝绸之路,从洛阳出发,经关中盆地、河西走廊等,最终进入罗马。而南路是海上丝绸之路,从洛阳南下,陆行至中南半岛入海,经马六甲海峡等,最后到罗马城。

  而这个精美的玻璃瓶正是盛开在东汉丝绸之路上的一朵“奇葩”。

  我们了解到,东汉与西域有了联系后,西方国家的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洛阳。通过频繁的朝贡,西方国家的商人或使团在洛阳直接购买或换取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而与此同时,西方的狮子、孔雀、鸵鸟等动物以及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植物也进入东汉的皇家园林,香料、装饰品等进入当时的富贵之家,水果、蔬菜、草药种子等传入民间。

  不仅如此,东汉的繁荣还让当时许多异国商人对洛阳留恋不舍,他们纷纷选择定居洛阳。这些异国商人在洛阳生活后,其习惯也影响了京城的一些贵族。

  东西思潮大碰撞,文化交流亦频繁

  丝绸之路既是经贸交流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东汉时期,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洛阳和西方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十分频繁。

  佛教的交流。在佛教交流上,白马寺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夜梦金人,遂派人出使天竺求经。在取经的过程中,洛阳派出的人碰到了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释迦牟尼佛像和四十二章经。此后,佛教被带到洛阳,白马寺也成为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两位印度高僧至今长眠于此。

  洛阳的造纸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之后遍及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民间艺术形式更加丰富,“百戏”应运而生。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