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日,成都市民在新华书店选购图书。 新华社记者 李桥桥 摄 |
|
核心提示
23日,“世界读书日”本应是爱书人共同的节日,但近两年来,面对高额租金、网络书店冲击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全国各地许多民营实体书店的生存纷纷告急,令爱书人在这个节日中平添了几许忧思。
1 实体书店陷困境,政府出手救助
好的书店被认为是城市的文化地标,但越来越多的书店正在城市中心消失。统计数据显示,10年来,全国一半的民营实体书店已被迫关门。席殊书屋、明君书店、思考乐书局、第三极书局、风入松、光合作用书房等多家知名实体书店都消失在城市地图中。
实体书店生存危机引发全社会关注。巴金之女、著名文学杂志《收获》主编李小林呼吁:“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灯塔。书店不仅仅是买卖图书的场所,更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生活方式。”
从去年年底开始,各地政府部门纷纷加入这场拯救“实体书店”的战役:杭州市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民营书店。上海推出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扶持最为“给力”:每年划拨1500万元支持,其中500万元直接投入扶持实体书店。
“政府补贴其实杯水车薪,不应该是简单的救命式的输血,还是应该给书店提供一些造血‘干细胞’。”参加英国伦敦书展刚刚归来的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方世忠深感实体书店危机是一个“世界图书业共同的挑战”。
“但最重要的是,实体书店的经营者不要失去信心,社会上的爱书人也不要失去信心。即使在网络时代,实体书店依然有不小的发展空间。”方世忠认为。
2 实体书店之“殇”:去年人均阅读4本书
相关人士指出,实体书店的困境固然源自全球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但也和全民阅读水准相关。“没时间看书”“生活节奏太快,静不下心来看书”“已经不记得多久没有好好看过一本书了”,这些现象在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很普遍了。
2011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70周岁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4.35本,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6.78分钟。尽管新媒体带来了更多的阅读机会,但竟有50.7%的国民自感“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同期的互联网使用调查则显示,国人平均每周上网时间长达19.8个小时,平均每天接近3小时。
国人阅读需求不高,尤其是纯粹的、非功利性的、富有精神营养的阅读需求低迷,这也许正是实体书店衰落的另一个“隐形杀手”。
一位文化界人士表示,很难想象,在传统阅读方式日益让位给其他娱乐休闲方式的社会中,实体书店如何能获得兴旺发展。
3 让书店飘起墨香、让灵魂“诗意栖居”
“如果买纸质书,我就会去买让我有触动、有思考的好书。”正在举办的英国伦敦书展上,作家阿乙感慨地说。
一段时期以来,各界关于拯救实体书店的呼声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振”。新闻出版总署负责人最近也表示,实体书店是精神象征和文化标志,在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国家将出台综合政策扶持其发展。
令人振奋的是,就在实体书店哀鸿遍野之际,有消息传来:台湾文化地标诚品书店将于2014年登陆大陆,在苏州设立第一家旗舰店,24小时亮灯营业,让阅读“永不打烊”。“千彩书坊”所属的上海金采文化传播公司也想逆流而上,计划在未来3~5年内每年开出一家连锁门店。
“书店未来应该自觉转型成为社区的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而不仅仅是贩卖书本和纸张的地方。”2666私人图书馆主人石剑峰认为,实体书店的创新转型已成当务之急。好的书店应该不断地举行提升公众阅读兴趣和水准的讲座、沙龙、朗读会等,丰富城市的文化娱乐内涵,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长为城市中深具影响力的公共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