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雍容华贵,有“花王”之誉。历代许多丹青高手对牡丹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名画。
历代名家画牡丹
牡丹国色天香,美艳绝伦,深受历代丹青名家喜爱。有文字记载的我国画牡丹第一人,当是北齐杨子华。唐代《嘉话录》中说:“北齐杨子华作牡丹,极分明。”宋代苏东坡也感叹:“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杨子华。”可见其水平之高。只可惜杨子华是宫廷画家,他的牡丹画藏于宫廷,后人无缘得见。
作为中国花鸟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唐代开始,牡丹画大量出现。据董首《广川画跋》记载,唐代画家“边鸾所画牡丹,妙得生意,不失润泽”。边鸾画牡丹精于设色,秾艳如生,他因此被奉为“花鸟画之祖”。
五代南唐时,出了一位大画家徐熙。他的《玉堂富贵图》是现存最早的牡丹画,用笔清秀,意趣生动。这是一幅竖轴画,以牡丹、玉兰、海棠三种花相配,牡丹是富贵花,因此题为“玉堂富贵”。
宋代时,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画的艺术成就也超越了唐代。宋徽宗的《彩禽啄虫图》所画牡丹勾勒填彩,工笔细腻,加上其自创的“瘦金体”书法,可谓相得益彰。南宋时,牧溪用大写意的手法画牡丹,自由奔放,对后世尤其是对日本画坛影响极为深远。
元代的牡丹画,多为清润淡雅的水墨或淡彩花鸟,钱选的纸本设色画《牡丹图》,在当时花鸟画中成就较高。
明清时期,牡丹画创作再次出现高峰。如明代徐渭写诗道:“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他以泼墨写意之法画牡丹,其风格对后来的郑板桥、齐白石等影响极大。
清代画家恽寿平以“没骨法”画牡丹,静气流露,风格独特。马逸的《国色天香图》明丽动人,设色讲究,有“中国牡丹第一图”之称,是我国古代牡丹绘画中极为杰出的作品。
牡丹绘画展生机
吴昌硕是近代最早的一位中国画大师,他的牡丹画风格豪放,流传至今的有《富贵神仙图》、《天香凌波图轴》、《玉堂富贵图轴》等。齐白石是现代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一生爱画牡丹,往往是寥寥数笔,生机盎然,直至95岁绝笔,画的仍是一枝牡丹。近代王雪涛的作品,风格是小写意,更接近自然,画风细腻,生机勃勃,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激情。
新中国成立后,牡丹花事的兴盛为牡丹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1980年,洛阳举办大型牡丹画会,展示了洛阳各种流派、不同风格的牡丹绘画作品。1983年第一届牡丹花会后,洛阳牡丹绘画艺术逐渐走向繁荣,先后建立了牡丹画院、国画院、女子画院等,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牡丹画家。每至牡丹花开时节,画家们挥毫泼墨,描绘牡丹芳姿神韵,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在大赛中获奖,并被许多机构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涌现出的农民牡丹画家。该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西门旁边,有村民数千名,其中专业画家有上百名,绘画爱好者有数百人,被誉为“农民牡丹画创作第一村”,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牡丹画生产基地,已形成书画、装裱一条龙服务体系,每年可创作10万余幅牡丹画,销往全国,有些还漂洋过海,被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爱好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