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
|
□据 《北京日报》
在大量时尚刊物的包围中,坚持27年风格不改的《知音》似乎显得很落伍,但正是这本看起来不那么入流的杂志,却掀起一阵“知音体”风潮,近年来又因与名人对簿公堂,衍生出媒体公信力的社会讨论。而更重要的是,由这份定价4.5元的杂志作主导的知音传媒集团将进军股市,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
“知音体”呈现扩张之势
1985年创刊伊始,《知音》就以感情、爱情、案情故事以及明星隐私抓住了读者。随着《知音》走红,其文章风格干脆被人们冠以“知音体”,而这种风格的标题也被称为“知音体”标题。
2007年,开始有一些网友以“知音体”进行比对式创作,他们热衷于给熟悉的童话、寓言、故事等重新命名。有评论称,这些看似对经典童话、文艺作品的恶搞,实则充满了对媒体煽情、狗血、恶俗标题风格的嘲弄。然而,就在“知音体”淡出网络的时候,《知音》和“知音体”却从未分开过,甚至又有了新的扩张。
《知音》通过大量复制坚贞爱情、负心汉的故事以及剪不断理还乱的名人故事,赢得了读者的青睐,也不可避免地和所谓精英文化形成了对垒,成为一个独特的大众文化符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总结道,所谓“知音体”实际上是用一种带有抒情的语调来混淆新闻性和故事性的边界。
追名人屡掀侵权风波
《知音》始终以高额稿费吸引作者,可以说,其前期开拓市场所付出的血本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是最高的。江苏盐城作者徐向林告诉记者,作为签约作者,他获得的稿酬是千字千元以上,在年终特稿评选中,他一篇文章甚至获得过3.7万元的奖励。
与高稿酬相应的是,《知音》杂志对名人穷追不舍,由此带来的副产品——《知音》被作家、明星告上法庭的频率与其600余万份的发行量一样,在国内期刊中同样位居老大。
《知音》追逐名人之迫切,不少北京媒体人都领教过。但是,拼命追逐名人自然会付出代价。《知音》就曾数次因侵害作家、明星的名誉权被告上法庭。
听说“知音传媒”即将上市的消息,作家毕淑敏的第一反应是:“这家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杂志社,怎么还能上市呢?”毕淑敏极不情愿地回忆起往事。2009年,《毕淑敏母子环游世界114天:眺望更高远的人生》在《知音》面世,署名为毕淑敏。“这完全是一部伪作,肆意捏造了我的口吻来攻击我的儿子。”向来言语温婉的毕淑敏至今难掩气愤。时至今日,毕淑敏依然认为,《知音》杂志缺乏道德底线,缺乏对作家起码的尊重。
令人质疑的公信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知音》为迎合大众文化消费、猛追名人的时候,却忘记了作为社会大众媒体的自身责任。《知音》的这种做法还在社会上引发了关于媒体公信力的讨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张颖就曾表示,媒体掌握着公共话语权,消息一旦发布,就会使很多人相信,所以,媒体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才有公信力。
然而,关于《知音》的公信力,读者们却有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看法。
上市后能否提升杂志品位
《知音》杂志屡屡被告上公堂,“知音体”引发社会争议,《知音》公信力受到质疑,与此同时,知音传媒集团却将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期刊传媒类公司,这在中国期刊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据知音传媒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知音传媒”正处于初审阶段,不久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夏天说,《知音》之所以几十年来保持高发行量,与其鲜明的草根文化消费特征是分不开的。对此,《知音》杂志创办人胡勋璧从不讳言。据公开报道,胡勋璧高中毕业,没有上过大学,他直言自己就是农民的儿子,就是草根。正因为定位准确,《知音》在普通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上一直优势突出。
一些市场分析专家仍呼吁《知音》需要在内容和品格上提升。“《知音》几十年风格不变,一方面是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希望它上市后,在获得强大资本支持后,可以有新的变化。”夏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