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感一中大门 (据新华网) |
| 这就是网上流传的孝感一中高三学生在教室里边打吊瓶边复习功课的组照。 (据新浪网) |
|
核心提示
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时间,堆满复习材料的课桌,教室上空交织的铁丝网,20多个吊瓶在灯光下闪着亮光……发生在湖北孝感一中一间高三教室的这一幕上传到微博后被网友戏称史上最刻苦的“吊瓶班”,各种质疑声纷起:“吊瓶赶考”有无必要?怪象背后是否有牟利意图?种种高考怪象何时休?
▲▲▲古有“悬梁刺股”,今有“吊瓶赶考”
引发这场舆论风暴的是几张微博照片。堆满复习备考材料的教室,俨然一个输液室,学生们一边挂着吊瓶,一边埋头苦读,此番情景触动了公众的神经。新浪微博上相关转发和评论超过30万条,且网上发起高考要不要打吊瓶补充营养的投票活动,结果持反对意见者占绝大多数。
我国古时形容学子苦读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而今高考重压之下,学生们在教室里集体打吊瓶。瓶子里到底装的什么药?在微博上曝出照片的网友“room”说,他们是高三学生,吊瓶中装的是氨基酸,补充营养的。
有网民总结道:古有“悬梁刺股”,今有“吊瓶赶考”。同是刻苦的写照,但是现在的学生打营养针赶考却变了味道,本质是“教育得病,学生用药”。还有网民说,这一场景让人想起美国电影《黑客帝国》——当人的大脑被控制后,他们的自由意志都被麻痹,而考生像机器一样运转则需要能源电池。
除了指责高考的重压、教育制度的偏失,人们还质疑当地教育部门以及学校是否存在违规现象,临考前这么多学生集体打吊瓶有没有利益黑幕。
▲▲▲“吊瓶赶考”背后有套取教育补贴及滥用“择校费”的影子
对于“吊瓶班”事件,孝感一中监察室主任高平强的解释是:今年3月以来,天气变化无常,不少学生感到身体不适,到学校医务室提出能否注射氨基酸,提高抵抗力。因为注射氨基酸的学生比较多,学校医务室容纳不下,高三(3)班的学生于5月4日晚干脆在教室里拉起铁丝“搭建”了输液室。
校方的解释在学生和家长那里得到了证实。该校一名高三学生告诉记者,很多同学都在注射氨基酸,学生只需给学校交10元钱,就可以打一针,剩余费用学校有补贴。而一名家长也表示,临近高考,孩子压力很大,家长迫于无奈同意给孩子注射氨基酸,希望能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据当地一名教育工作者介绍,当地政府为鼓励高三学生刻苦学习,每个学生有20元的生活补助。在孝感一中,这20元的补助被执行为“氨基酸专项补贴”。他说,显而易见,学校在忙着套取政府补贴,而打氨基酸吊瓶就是“套子”。
为学生打吊瓶的名义上是学校医务室,但医务室实际是一家社会医疗机构。其4月中旬的一份药品采购清单显示,从武汉益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采购的氨基酸注射液每瓶价格为12.3元。按照这一成本,再加上收取学生的10元钱,除去医疗耗材用费,注射一瓶氨基酸至少有10元以上的利润。
但校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否认了这一说法。高平强说:“学生打吊瓶,不足的钱都由学校自己补贴。”对于学校具体补贴多少,高平强表示“不知道补贴多少”,还称“学校完全是出于对高三有需要学生的关爱,不存在任何牟利意图”。
据了解,注射液的成本价格是12.3元,注射耗材一套约1元,再算上医务室的人工费和利润,一针吊瓶成本为15元左右。孝感一中共有1300多名高三学生,目前学校已组织400多名学生注射了氨基酸。
知情人士透露,孝感一中每年的择校费中有10%用于“特殊情况”的花费,而高考前的氨基酸补助便是“特殊情况”的一种。对此,孝感一中方面比较避讳,但是没有否认。
▲▲▲消灭“高考怪象”,要从改革教育体制开始
记者从孝感市孝南区教育局了解到,“吊瓶班”在网上引起热议之后,教育、药监、卫生等部门已相继到该校进行调查。目前学校已经“制止了注射氨基酸的行为”。
事实上,不仅仅是“吊瓶班”,近年来一些地方也频频出现一些“高考怪象”,比如浙江永康市第二中学在学校的LED大屏幕上打出了“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的刺激性标语;而在广东东莞,甚至出现了“赤膊班”——全班男生赤膊上阵备考,大有“不破高考终不还”的架势。
孝感一中的副校长张胜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吊瓶班”是个偶然现象,但也有必然,那就是高考竞争的残酷激烈、升学率的重压。许多学校和学生家长都使出浑身解数迎战高考,私下里怪招更多,有的考生甚至临考前进寺庙烧香拜佛。消灭“高考怪象”,要从改革教育体制开始。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梅志罡认为,“吊瓶班”的出现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反讽,残酷的竞争扭曲了高考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初衷,给社会带来形形色色的“无奈”。要重视这些极端现象,从大处讲,国家应改革教育体制,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均衡教育资源;从小处讲,每个人都可以对“无奈”说“不”,回归常识,端正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