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洛阳·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小小地契:见证土地流转 折射历史变迁
数学
考查重视主干知识
命题注重数学思维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5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地契珍藏馆开展,展出从收集到的近400件地契中挑选出的近40件精品
小小地契:见证土地流转 折射历史变迁
□见习记者 陈晓佳 记者 王振华 文/图
  核心提示  

  小小的地契,见证了土地的流转变迁,将沉甸甸的历史浓缩在纸上……近日,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地契珍藏馆开展,展出从收集到的近400件地契中挑选的近40件精品。据悉,该地契珍藏馆是全国高校首家地契展馆。

  1  地契蕴含丰富的信息

  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副馆长郭茂育说,地契珍藏馆所收集的地契最早的是明崇祯年间的官契,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此外,还有清代、民国时期的地契。

  地契作为见证我国某一历史时期土地所有权变更的重要历史资料,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这些珍贵的地契,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土地政策、土地管理制度、风土民情、历史文化都有着重大的意义。”郭茂育说,地契是土地租借、买卖双方等所签订的一种文书凭证,分为白契(又称私契)和红契(又称官契)两种。

  地契往往由卖方书立、买方保存,是土地所有权的凭证,因而一些地契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

  2  字里行间反映当时风俗

  从小小的地契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卖地缘由,一般都是由于家庭困难、急需用钱,不得已将土地出卖。然而,原因的书写极具考究。

  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所立的一件地契写道:“立卖契人谭家庄尉侯里(缺一个字)前八甲王保全因为使用不便今将自己三岔口平地……”

  郭茂育表示,当事人很可能为缺钱所迫以致卖地,却说“使用不便”,反应了当时中国人的文化特质——委婉含蓄。而文字间提到的“前八甲王保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户籍管理制度:保甲制度。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一件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所立的分契,上面写道“立分书人杨本介因侄素贵与杨作基人口繁众,难以同炊”,道出分家的缘由。“今卜良辰吉日……拈阄为定,自分之后不得反分,亦不得言先日长短曲直,恐后无凭,故立分书为证。”表明分家要占卜吉日,抓阄儿为定,并且分后不能反悔,清晰地反映出分家的场景和当时的民俗风情,十分有趣。

  3  三方相连见证历史变迁

  在展出的地契中,一件三方相连的地契(上图)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件地契有一米多长,中间的私契和左边的官契显示的时间是清嘉庆十八年,而右边的官契显示的时间是中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郭茂育称,这样三方相连且保存完好的地契十分珍贵。这原是清朝所立地契,在中华民国时又缴纳契税,由官方重新加章认证,从中可以窥见历史的变迁。

  在这件地契中,共盖有14个篆书红章,从中可隐约看出“山西布政局、山西国梁厅”等机构名称。

  郭茂育说,这些印章的位置十分有考究,大多是盖在立契时间、地价之处,而盖在两张地契中间的则称为“骑缝章”。骑缝章是重要的防伪标志,识别地契的真假只需将两张地契放在一起,能够“合二为一”的即为真的。

  由于地契多散落民间,因而收集起来颇费周折。郭茂育说,目前他们仍在不断收集、补充中,让地契这种“最轻盈单薄的历史载体”为众人所知,为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便。

  4  地契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近年来,地契研究逐渐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郭茂育说,地契属于馆藏文献的范畴,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目前已收集到不同时代的地契近400件。收集的地契遍布洛阳、山西等泛黄河地区。

  郭茂育说,地契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权属变更及对土地的管理制度,甚至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轻盈单薄的地契反映了我国深厚的历史。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毛阳光说,地契反映了民间土地交易、商业流通的真实情景,是传统文献的有力补充。

  据郭茂育介绍,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地契珍藏馆为全国高校首家地契展馆,在全国范围内,有关地契的专门展馆也不多见。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