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继志 |
| 顾继志(右下)与丁向明(右上)小时候的合影。 |
| 丁向明 |
|
顾继志是我市某单位退休职工,前段时间因病需要手术。当时,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身边无人照顾。闻讯后,他远在深圳的好友丁向明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他还没过门的儿媳孙丽娟也从北京赶来了。在12天时间里,他们忙前忙后地照顾他,一时在医院被传为佳话。顾继志说,牡丹开放的季节,他虽然无法出门,却体会到了浓浓的友情和亲情——
今年65岁的顾继志是一个达观的人,但是一个多月前,他却为自己的病发愁了。他患腰间盘突出症多年,因近期情况不佳,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屋漏偏逢连阴雨,他85岁的岳母和妻子也在此时相继住院。顾继志的儿子在北京工作,女儿和女婿在澳大利亚求学,一时都无法回洛。
住院前,顾继志曾和儿子通电话,得知儿子让已经登记、尚未正式过门的媳妇孙丽娟从北京赶来护理他,才算稍稍放了心。接着,他通过网络告知远在深圳的好友丁向明:“最近我要手术了,不能再上网和你聊天了。”丁向明了解顾继志的情况,三四天没有接到顾继志的信息,他便发短信询问。听说顾继志住院了,丁向明马上就问:“你是否需要护理?”
顾继志与丁向明同庚,他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相识相知。那时候,书是他们共同的良师益友,在书中他们找到了共同的乐趣。高中时代,“文革”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俩人先后下乡,顾继志在农村待了4年,丁向明则在农村一待就是9年。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们互相勉励,终于等来国家恢复高考,两人重新拿起书本,一同走进大学校门。丁向明学医,顾继志则学工。再后来,丁向明走上仕途,而顾继志进入科研单位。事实上,从“文革”开始,他们两个老友就已经聚少离多,但相似的经历和心灵的默契却让他们情谊长久,一有时间两人便相互探访,互通信息,建立了比山高比水深的朋友之情。
顾继志了解丁向明,他待朋友一向真诚,但顾继志没想到丁向明会主动请缨来照顾自己。丁向明几番请求之后,顾继志也不再客气,于是,在顾继志刚做完手术被推到病房时,30多个小时日夜兼程的丁向明也走下了从深圳到洛阳的火车。一前一后,时间如此契合,冥冥之中,俩人似有神秘的缘分在牵引。
当时,刚动过手术的顾继志只能躺在床上,丁向明一来就帮着解决了许多问题,儿媳不便插手的一些事,比如照顾顾继志大小便,为他擦身、翻身等,全由丁向明接手。在12天时间里,丁向明和孙丽娟在病房里日夜陪护,悉心照料,顾继志同室的病友和医护人员无不称赞。
在丁向明和孙丽娟的悉心照料下,顾继志的身体恢复得很好,12天后就拆线了。顾继志对记者说,一向省吃俭用的丁向明赶到洛阳的时候,手里只拿了一个矿泉水瓶子,顾继志塞给他钱他也不要。可是,丁向明离开洛阳的时候,却把身上的钱掏出来留给了老友。顾继志说,这些年来,大家都感叹友情与亲情淡薄,他却能拥有这些,是多么幸运。
友情从来不是单向的,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顾继志平日里也是竭尽所能,帮助丁向明和其他朋友解决困难。
采访那天,顾继志的老友丁向明和儿媳已先后回到深圳和北京,留给顾继志的是更加深厚的友谊和更温暖的亲情。就像那4月的牡丹花,会让见到的人永远记住它的旷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