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大慈恩寺广场上的玄奘取经铜像。(资料图片) |
|
载誉归国后,玄奘应唐太宗要求,先著了《大唐西域记》一书记录西行见闻,然后把所有精力投进译经工作,直到生命尽头。
著述传世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回到京师长安,受到了热烈而隆重的欢迎。可是,他没见到唐太宗,因为当时太宗在洛阳,不在长安。
我们知道,当初玄奘是冒着生命危险私自出境的,并未得到朝廷批准。现在他虽是载誉归来,但太宗到底高兴不高兴,他心里一点儿底也没有。因此,玄奘决定放低姿态,求得朝廷的谅解和支持,以顺利开展下一步的工作。于是,稍事休息后,当年二月一日,他就赶到洛阳谒见太宗。
很快,太宗在洛阳宫仪鸾殿召见了玄奘,两人聊了很久。按史书记载,“君臣相见甚欢”,两人聊得很投机。
这次,太宗是真心想和玄奘多聊聊的,因为当时唐朝想打击突厥势力,向西扩张疆土,只是苦于做不到“知己知彼”,不敢贸然出击。现在好了,玄奘回来了,国内还有谁比他更熟悉西域的情况呢?
玄奘先讲述了自己冒险出关、艰难西行的经过,太宗肯定了他的求法精神,同时表示,违禁出关一事不用再提了,多说说往返途中的所见所闻吧!玄奘本是有心之人,一路上对西域各国风土人情了解颇多,因此侃侃而谈,对答如流。太宗听得精神大振,提议玄奘把这些见闻尽快写下来,并说:“法师有如此才学,何不还俗做官,辅佐朝廷呢?”
太宗欣赏玄奘的人品学识,想让他当官为朝廷做事,但玄奘压根儿就没起过还俗的念头。他诚恳地告诉太宗,自己很乐意把西行见闻写下来,为朝廷尽一分力,但还俗恐怕不行,因为从印度带回来的大量佛经还没有翻译,这就够自己余生忙的了。同时,他委婉地向太宗提出:“嵩山有少林寺,是南北朝菩提达摩三藏翻译佛经的地方。我想去少林寺译经,以利国家,还望陛下允准。”
玄奘不愿还俗,让太宗有点儿不舒服。对玄奘想去少林寺译经的请求,他随口拒绝:“法师立志译经,也是好事,但不必到少林寺去了。长安弘福寺后有禅院,十分清静,法师可在那里住下。译经需要的一切,朝廷都会安排好的。”
玄奘无奈,一个月后回到长安弘福寺,开始组织大规模的译经工作。为满足太宗迫切了解西域的愿望,他先花一年多的时间,自己口授,由弟子辨机执笔,著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该书于次年七月撰成,共12卷10多万字,记载了玄奘在西域亲历的110个国家和听说的28个国家。此书虽名为“记”,但绝非一本单纯的游记,而是涵盖了这些国家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气候物产等,内容丰富,相当于一部当时印度的百科全书。
在玄奘之前,印度的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后来,玄奘巡礼过的一些胜迹渐渐湮没,近现代的考古工作者就是依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才发掘出了王舍城、鹿野苑、那烂陀寺等遗迹。这本书被译为德、法、英、日等多国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孜孜译经
在著《大唐西域记》的同时,玄奘在全国范围内挑选高僧、学者,组成了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翻译机构,长安弘福寺成了规模庞大的佛经翻译中心。
他著《大唐西域记》,主要是完成一项政治任务,让太宗满意,自己的兴趣主要还是在译经上。将印度梵文佛经正确地译成汉文,使佛法在中国广为流传,这是玄奘求法的重要目的。但是,梵文佛经本来就不好理解,译文既不能违反本意,又要流畅明白,十分不易。玄奘生于儒学世家,又精通梵文,佛学造诣很深,译经态度严谨,因此具备了将佛经译得“完美”的条件。他每天带领大家先弄通原文,然后才动笔翻译,译成后再反复核对、推敲、润色,使译文准确无误,言辞优美。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夏天,太宗在铜川玉华宫避暑时,想到了在长安苦译经书的玄奘,便下诏请玄奘来玉华宫避暑。借此机会,玄奘向太宗呈上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并请太宗作序。太宗本来对佛教没什么兴趣,但花一个多月时间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先前的偏见与误解彻底消除了。他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赞道“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jù,意为“岂”)能方其朗润”,可见对玄奘评价之高。
当年十一月,太子李治为追悼亡母长孙皇后,在宫城南面营建了大慈恩寺,邀玄奘到那里主持寺务,同时继续译经。次年五月,太宗辞世,李治即位,就是高宗。几年后,玄奘为珍藏从印度带回来的佛像、佛舍利和佛教经典,向高宗请求在大慈恩寺西院建造宝塔,即大雁塔。大雁塔历史上几度被毁,几经重建,现在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不管是太宗时期还是高宗时期,玄奘都与皇室保持着密切联系,以争取上层力量支持,保证译经事业顺利进行。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春,他随高宗来到洛阳,这次停留了一年时间,其间为父母迁了墓地,就在今缑氏镇陈河村玄奘故里南百余米的地方。
玄奘年轻时多方求学,劳碌奔波,壮岁西行求法,跋涉于冰山雪岭之间,致使身体落下了“冷病”。这病发作时,他会感到浑身发冷,心脏压抑,十分痛苦,平时一直靠药物抑制。后来,他每天除了译经,还要主持寺务,每晚为僧众开讲座,并接待各地慕名前来求教的僧人、学者及王公贵族等,工作十分繁重,身体也受到了很大损害。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玄奘准备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大般若经》)了。这部经被西域各国视为镇国之宝,中国对其也格外重视。在译之前,玄奘觉得京城事务繁多,自己体力不济,怕难在生前完成,就征得高宗同意,于当年十月离开长安,搬到玉华宫潜心翻译。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十月,这部长达600卷的佛学巨著终于译完。玄奘感慨万分,自觉精疲力尽,死期已定,遂对弟子说:“我来玉华宫,本是为译《大般若经》。现在这部经译完了,我的生命也要结束了!”
身后之事
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正月初一,65岁的玄奘开始翻译《大宝积经》,可勉强译了几行就支撑不住了,只好搁笔。正月初九,因为一次偶然的失足跌伤,玄奘卧床不起,到二月初五就在玉华宫圆寂了。高宗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哀痛,罢朝数天,仰天长叹说:“我朝失去了国宝啊!”
当年三月,玄奘灵柩返京,四月葬于长安城东的白鹿原。5年后,高宗将玄奘遗骨迁至樊川(今西安南),修寺建塔。黄巢起义时,寺塔被毁,遗骨大多散失,顶骨迁葬于南京,1942年被侵华日军发现。现在,玄奘顶骨被分别保存在南京玄奘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台北玄奘寺、日本奈良三藏院、印度那烂陀寺等世界多个地方,供后人瞻仰。
在归国后的19年时间里,玄奘争分夺秒,呕心沥血,共译了佛经75部计1300多万字,仅看数量就十分惊人。何况他坚持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使翻译成汉文的佛经既信且雅,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在梵译汉的同时,他还将道教经典《道德经》等译成了梵文,流传到印度等地,开了中译梵的先河。
18岁前,玄奘一直在家乡洛阳生活,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又两次回到洛阳,一次是来谒见太宗,停留了一个月时间;一次是随高宗来洛,停留了约一年时间。也就是说,他在65岁的人生中,共在洛阳生活了20年左右。其实,他对洛阳一直怀着深厚的感情,曾想把译经场所设在洛阳,并数次向太宗和高宗请求住到少林寺,但未被准许。但是,不管身在哪里,他的坚定意志和人格魅力都影响着身边的人,甚至影响着历史。鲁迅先生就说过舍身求法的人为“民族的脊梁”,梁启超也称玄奘为“千古一人”。
在人类的文化交流史上,玄奘是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已经成为中印两个大国之间友好的化身。一位印度历史学家说:“如果没有玄奘,重建印度史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说:“对于印度历史来说,怎样评估玄奘都不为过。”
玄奘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于是渐渐演变成了神话般的人物。唐朝中叶,就有了关于他的传说,宋代也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了明代,吴承恩的著名小说《西游记》更是在中国乃至世界广泛传播,使得玄奘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只是,作为一部演义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已与真实的玄奘相去甚远。仅就一点来说,玄奘少年时就立志“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智慧超群,有胆有识,而小说中的唐僧缺智少谋,毫无主见,离开徒弟们就寸步难行,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因此,在知道《西游记》中唐僧的同时,我们还要认识一个真实的玄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