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老城区某小学为避免学生上楼拥挤,试行新的“课间10分钟”制度:前8分钟学生自由活动,后2分钟让学生走进教室为下一堂课做准备。因遭部分学生、家长反对,这项制度试行9天便夭折。(见本报5月17日A12版报道)
小洛观点
校方做法很好,有利于学生安全。
老谭观点
校方做法有问题,应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
小洛:谭老师好!
老谭:呦,今天这么有礼貌,不叫老谭了?
小洛:这不上报纸了嘛,叫谭老师比较严肃。
老谭:你小子还是叫我老谭吧——怕这“老师”一叫,你就不好意思跟我顶嘴了,那多没意思。今天聊点啥?
小洛:聊聊孩子吧!看晚报的报道,说老城区一个小学试行新的课间休息制度,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老谭:这事儿我听说啦,一听心里就不得劲儿。学校说是怕学生听到上课铃就往教室里挤,不安全;你想,娃子们还小哩,成天叫背书写作业,下课10分钟都不够耍,解个手都紧紧张张,你还再弄成8分钟?
小洛:可据我所知,课间“8+2”并非减少休息时间,只把10分钟分成两部分,8分钟后打的那遍铃是个预备铃。
老谭:你这话说得轻巧,预备铃不是铃?你敢说孩子玩的时间没减少?
小洛:搁在以前,要是孩子还在上厕所,猛然一响铃可急坏了,但又没法立即回教室,弄不好就得迟到。要是有个预备铃,孩子一听就知道快上课了,动作可以快点。没有预备铃,学生们匆匆忙忙跑回教室,喘着气就开始上课,也不好嘛。
老谭:唉,这年头,人都好弄鲜招儿。叫我说,还是老规矩好,我上小学就是这么过来的,也没觉得不合适。你说现在的学校没事儿琢磨这弄啥?有这精力,不如放在教学上。
小洛:其实,一个个细节的改善都可能对教学工作有好处。您想,几十年前的学校教室大多是平房,学生出门就是院子,铃声一响就回屋了;现在的教室都是楼房,挤出事来可不得了!
老谭:好,那把课间时间改成12分钟,啥问题都解决了。
小洛:可延长的时间从哪里来?要是占用课堂时间,教学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要是延迟放学,又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不便。我觉得应该支持学校的做法。不过,不少家长、学生反对“新政”,说明学校的做法可以更人性化些。
老谭:咋做叫更人性化?
小洛:学生、家长可能觉得一打预备铃就必须马上进教室,误解了学校的意思。可以把预备铃换成一段音乐或者语音提示,提醒孩子们该打上课铃了,教室在楼上的学生应该慢慢往回走了;另外,应该告知任课老师,不能要求学生打完预备铃就坐在教室里,挤占孩子们的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