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很辛苦,自己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想让孩子们吃好、穿好、学习好、身体好,处处都好,于是一边努力工作、辛苦赚钱,一边节衣缩食,处处想着孩子。
可是有的孩子并不领情,他们认为父母给予的物质供养是应该的,父母对自己好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不但不知道感恩,还经常对父母出言不逊。
教育专家张瑞麟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10岁的男孩子,上小学四年级,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卖报为业养活自己和孩子。可是小男孩丝毫不懂得母亲的艰辛,不但花钱大手大脚,而且对母亲毫不尊重。
有一天,为了给孩子改善生活,母亲买回半斤虾煮给孩子吃,母亲剥虾孩子吃虾。吃到还剩下四只的时候,男孩说不吃了,母亲便把剥好的一只虾放到自己的嘴里,意想不到的是,男孩大声地对母亲吼道:“你给我吐出来,那是我的!”
母亲听到这话,心都碎了……
她找到教育专家张瑞麟咨询。张教授告诉她,不要觉得孩子没有父亲,就对孩子充满愧疚,处处迁就他,这种迁就实际上是一种纵容。现在该怎样转变孩子的思想呢?张教授建议这个母亲不要说太多的话,就带着孩子一起去卖报。
星期天早晨,母亲5点多叫醒孩子,让他和自己一起去卖报。他们带上馒头、水出发了。天气很热,一会儿汗水就浸透了衣服。男孩坐在树荫下,看着母亲卖报。
到了中午,母亲给男孩5元钱,让他去吃饭,自己却坐在树荫下啃干馒头。男孩哭着说:“妈妈,我和你一起吃馒头。”
从此,男孩像变了一个人,开始关心妈妈,不再不切实际地向母亲要这要那,经常会主动做好饭等着妈妈回来。
张教授说的方法很简单,但很实用。他说,这是一种情境教育法,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生活,体验母亲的艰辛。真实情境带来的真实感受,对孩子内心的冲击比母亲说上一百句话都管用。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难管,多是因为说教太多;父母的话孩子听不进去,是因为孩子觉得父母说的内容都太遥远。
想要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就先要和孩子有共同的体验,或者创设一种情境,让孩子能够身临其境,自己去体验、去感受。
不只亲子关系需要创设情境,孩子的自信心也需要在情境中逐渐提升。理论源于实践,能力源于实践,有实践才能有能力,有能力才会更自信。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妨少说两句,多用心创设一些情境,让孩子在情境中自己感受,自己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