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西央在记当天的日记。 |
|
孟津县常袋镇常袋村78岁的乔西央有一个习惯——每天记日记,且一记就是60余年,最早的一本日记上面的日期显示为1952年。日记里从穷困时有村民用红薯来抵订报钱,到他退休后的悠闲生活,记录了生活的点滴,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小学开始记日记,一直坚持60余年
1934年8月,乔西央出生在孟津县常袋镇常袋村一个农民家庭,8岁时家里凑钱让他上了学,六年级毕业后,家中再也拿不出钱供他上学。他的学业就此结束了,但语文老师讲过的一句话牢牢刻在了他心上:“日记日记每天要记,一天不记不算日记。”
乔西央回忆说,上三四年级时,语文老师布置了写日记的作业,他会按时记下一天中发生在身边的事,如去山坡割草、帮爷爷喂牛等,他的日记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也就是从那时起,乔西央养成了每天记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一直坚持着,至今已有60余年。
乔西央记的日记里多是工作和生活中的琐事。比如,一天中干了什么活,谁家盖房子了,村里搞了文艺活动等。他的日记本也多种多样:有自己缝制的小本子,有专门买来的方格本,有印着毛主席像的笔记本,甚至月份牌、新华字典上都是他随手记录下的生活点滴。
记录日常小事件,反映历史大变迁
乔西央早年的日记本纸张已经发黄,有的甚至被老鼠咬破了,其中有一个本子的封皮是用蓝布做的。乔西央说:“这个本子是1952年自己做的,封皮是用妈妈穿破了的裤子剪开做的,是我保存的最早的一本日记。”
翻开这本日记,一行行用蓝黑色墨水写成的钢笔小字映入眼帘,字虽小,但是很工整。其中一页上面记着:“第五组交报钱:姚素梅交红薯两疙瘩,乔西央交200元,刘振山交200元……”
乔西央回忆说,这是当年要求交钱订报纸的记录,那时候穷,家里没钱的就拿红薯顶,“红薯两疙瘩”就是两块儿红薯,而当时的200元也不多,由于货币还没实行统一改革,相当于2分钱。
1953年春天,乔西央去延安跟一个老木匠学徒做木工。学了两年多后,乔西央回到了洛阳,凭着一手好木匠活儿,1956年5月他进入市建筑工程公司成了一名工人,直到1987年退休。乔西央说,这几十年记的多是工作中的事情,可惜的是前些年搬家时被家人卖掉了一部分,那些差不多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记。
退休后,乔西央的时间宽裕了,日记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2011年3月10号,今去洛阳白马寺游玩,参观印度佛殿……2006年动工,2009年竣工,历时3年。”“2012年元月30号,午饭后去洛阳王城公园观看花灯,种类多、样式多,大小红灯笼门口、树上都挂着。” ……
乔西央还有一本比较特殊的日记,所记的内容都在一本新华字典上。字典前几页的空白位置,记着周恩来、朱德、毛泽东、雷锋、邓小平等人的逝世日期。字典后面的世界各国和地区一览表上,他在很多国家后面记下了其和我国建交的日期。乔西央说:“每当听收音机或看报纸得知一些重要的事,我都会记在这本字典上,因为字典不容易丢。”
记日记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锻炼
除了前些年被卖掉的,现在乔西央家中还保存有70多本日记。每天记日记早已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一天不记睡不着觉”。
村里很多人都知道乔西央有记日记的习惯,有时候想确认几年前发生的一些事,就会来找他,查看他的日记本,大多都能满意而归。几天前,村中有一户姓刘的人家忘记了自家房屋的动工时间,便试着去找乔西央,竟真的在他的日记中查到了。
乔西央说,每天记记日记,活得比较充实;经常翻翻以前的日记,可以回忆起好多事情,比较开心。他认为,记日记不但是一种好习惯,也是一种锻炼,可以锻炼脑力、眼力,每天晚上回忆一天里发生的事还能提高记忆力。他说自己会继续记录下去,“要一直记到脑子不起作用了为止”。
(刘先生获线索奖100元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