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3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广成关:旧苑依稀仙人迹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5 月 31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八关系列之(5)
广成关:旧苑依稀仙人迹
□记者 张广英 文/图
  今日的涧山口水库,相传为昔日皇家游猎地。
  广成关为东汉末年所设洛阳八关之一,位于今汝州市临汝镇一带,地处汉光武帝所置广成苑附近,因上古仙人广成子而得名。该关是古代宛襄、荆楚地区进入京洛的重要通道,遗址现已不存。

  上古仙人广成子

  广成关遗址的具体位置,今天已很难确定。根据史料记载,此关位于汉光武帝所置广成苑的南边,名字由来与上古时期的仙人广成子有关。因此,寻访广成关,要从寻访广成子开始。

  在古代,“子”是尊称。用今天的话说,广成子就是“广成先生”。相传四五千年前,他居住在汝水流域的崆峒山上,即今汝州市临汝镇西约2公里处。当时汝水流域雨量充沛,河道宽阔,犹如大海,崆峒山就像海上的一个仙岛。广成子在山上一个天然石室里修道,年复一年,人们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都把他看成一个仙人,对他十分景仰。

  广成子知识渊博,通晓治国和养生之道。黄帝听说后,就从今天的新郑一带出发,前往崆峒山造访。可是,见面没说上几句话,广成子就下了逐客令:“你所治理的天下,候鸟不到迁徙的季节就飞走,草木还没发黄就已凋零,可见实在不怎么样。我和你这样的人有什么好谈的呢?”

  黄帝只得回去,闭门三个月,什么事都不做,然后又去见广成子,诚恳地请教修道秘诀。广成子见黄帝诚心求教,就推心置腹地告诉他:“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毋劳汝形,毋淫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长生……”这段话的大意是:修道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心中空空,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什么。如果凝神静修,你会由内而外感到非常清爽。不使你的身体劳顿,不使你的精神分散,你就可以长生。

  广成子还告诉黄帝,要注重内心修养,尽量排除外界干扰,否则会坏了真性。他正是因为专注于修身养性,心境平和,清净无为,所以活了1200岁还没有衰老的迹象。

  黄帝“西至于崆峒”向广成子问道的事,在《庄子·在宥》中有记载。不过,也有人认为,天下崆峒山不止一个,汝州的是“中崆峒”,当时黄帝到的是不是这个地方,难以确定。

  对此争议,唐时汝州刺史卢贞曾到崆峒山考察,认为此事可信。他还撰写了《广成宫记》铭文,曰:“德高三皇,唯轩辕氏,为皇者师,唯广成子。窈冥昏默,恍惚恢诡,固精治身,以滓为治。功被九域,形存伯纪,至人无已,天道不穷。”以此明确广成子“皇师”的崇高地位。

  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在“崆峒山”条目下说:“在河南临汝县西南六十里。唐汝州刺史卢贞碑:庄子述黄帝问道崆峒山,遂游襄城,登新郑的具茨,访大隗,皆与此山相接壤,则此为近是。”对此表示肯定。

  皇家猎场广成苑

  广成子既然得道成仙,又当过黄帝的老师,名气自然很大。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崆峒山周围的泽地称为广成泽。广成泽是一片广阔的湿地,水草丛生,鸟兽成群,是狩猎的好地方。

  东汉开国,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便辟广成泽及其周围地区为广成苑,作为东汉历朝皇帝必至的校猎场所,也就是军事演习基地。在这儿校猎还有一个好处:广成泽有“神泉侧出”,就是温泉,方便驻跸沐浴。班固在《东都赋》中,还用“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都城之外,“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为沼”之句,对当时的情形进行描绘。

  东汉的安帝、顺帝、桓帝、灵帝等,都曾到广成苑游猎。其中汉安帝在位时,任东观典校秘书的大文学家马融还作了一篇《广成颂》,描述广成苑的山、水、林、兽等,赞其堪称天然猎场。

  其实,马融写这篇文章,背后是有原因的:当时邓太后临朝听政,崇尚节俭,认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意思是国家依靠文治就行了,打什么猎呀,劳民伤财,太浪费了!于是,公元108年,汉安帝下诏,将广成苑借给贫民垦种,后来又下令将苑中可垦种的土地分给当地贫民。

  看到这种情形,马融忍不住了,写了《广成颂》呈给安帝进行讽谏。他认为文武之道不应废弛,希望重兴田猎之仪,使臣僚百姓复睹天子的威严。这种想法固然不错,但明显是与邓太后作对,后果可想而知。邓太后一怒之下,给马融穿了小鞋,让他十年不得升迁。

  不过,马融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安帝之后,东汉历朝皇帝仍到广成苑游猎。到了唐代,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等都曾驾临此地,只是他们除了游猎,还有更大的兴趣所在,那就是到温泉沐浴。

  今日的温泉镇,相传就因有著名温泉而得名,历代帝王驾临这里,曾留下许多胜迹。如附近的官庄村,就是当年唐太宗驾临温泉镇时安置随行官员的地方。进入温泉镇,人们能看到一尊武则天的高大雕像,当地人说,这是为了纪念武则天三临温泉镇。前两次,武则天都是随高宗李治前来,第三次则是自己到嵩山封禅成功后,到这里庆贺。怎么庆贺呢?她命人在当地掘大池、建亭阁,命群臣围池而坐,仿“曲水流觞”之雅,一连三天饮酒赋诗,共祝天下太平,并刻碑记之。

  温泉镇不大,但历史十分悠久。据《汝州市志》记载,此镇始建于西汉初年,后来历代名称不一,但变来变去,都与皇家汤沐游猎之地有关。只是如今盛景不在,只剩“历尽兴亡只如此,不随世俗变寒温”的温泉依然流淌。

  在今天的崆峒山西南约二公里、温泉镇西约一公里处,有涧山口水库。当地人说,这个水库原来叫广成泽水库,修建于1958年,相传因昔日广成泽而得名。“文革”时期,广成泽水库改名涧山口水库,才中断了纪念广成子的历史连续性。

  古关遗址已模糊

  5月27日上午,我从洛阳出发,经伊川水寨、汝阳大安到了汝州市的临汝镇。我在镇上向人打听广成关、广成苑,很多人摇头说不知情,再问崆峒山、温泉镇,40多岁的王女士热情地指点:“你说温泉镇啊,我经常去那里洗澡。从前面路口向南拐,过官庄村就到了。去崆峒山的话,向西一直走,到冯店村问一下就行了,不远。”她还告诉我,涧山口水库所在的地方以前确实叫广成泽,“年代太久,你要问年轻人,他们还真不一定知道”。

  根据史料记载,广成关位于广成苑南边,距崆峒山不远,虽为东汉末年所设八关之一,但早在周平王时就已存在。当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汝河流域,并在今临汝镇设广成关,以形成洛都南部第一道防线。公元26年,光武帝刘秀封大将邓禹为梁侯,命他守广成关,邓禹死后就葬在广成关。今涧山口水库南边有邓禹村,就是以邓禹的名字命名的。

  中午时分,经过一路问询,我终于到了崆峒山。此山位于一大片尚未收割的麦田之中,不远处有村庄,看上去海拔不高。不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崆峒山上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山顶有广成庙及各种建筑,规模不小,也很有名气。几位上了年纪的护庙人正在吃饭,让我自己先到各殿看看。

  据了解,崆峒山上这座广成庙几经兴废,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1941年以前,庙里还有广成殿,殿前有山门和钟楼,南面有升仙石、道士塔,山半腰有石洞等。1942年,国民党13军的一支部队在这一带驻扎,为了修防御工事,把山上的建筑全部拆毁了。现在的广成庙是近几十年人们捐资修建的。“可惜今天住持不在,他对以前的事知道得多,他要是在这儿,能给你讲得详细一些。”一位老年人告诉我,“每年农历三月三、九月九,这里都有庙会,方圆百里的人来赶会,可热闹了!”

  我站在崆峒山上,朝西南方向眺望,能看到涧山口水库和一带远山。于是,我下山往回走,绕道温泉镇,经过武则天的雕像,没多久就来到了涧山口水库东边。这个水库很大,一眼望不到尽头,里面有田地和树木,几名年轻人在岸边垂钓,还有人在水里游泳。

  根据广成关在广成苑南边的记载,我决定绕到水库南边看看,也许世代住在水库边的人,会知道一些古关的情况。然而,在那个名为榆树园村的地方,我问了好几个人,他们都只知道这山属于伏牛山系,当地人叫它五龙山(音),但不清楚附近有广成关。

  年代久远,烽烟消散,人们不知道广成关遗址所在,也是正常的。虽然广成关遗址的具体位置难以确定,也许将来对此还会有争议,但不管怎么样,这里有广成子修道的痕迹,有广成泽、广成苑的历史,这都为人们寻找广成关提供了线索。

  更重要的是,作为东汉末年洛阳八关之一的广成关,我们不应该轻易忘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