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突围之路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突围之路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6 月 1 日 星期    【打印】  
强力提升旅游产业,促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突围之路
●本期议题:龙头项目建设,如何为未来创造“文物”?
  题字 林基建
  热议风生

  打造“龙头”,需要高起点、大手笔

  □记者 孟国庆

  核心提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洛阳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旅游龙头项目必不可少。如何整合洛阳旅游资源,打造洛阳旅游的“龙头”?连日来,读者和网友就这一话题展开热议。

  “一区一轴”应成旅游新亮点

  洛阳的龙头项目在哪里?邮箱为“mt1115@yeah.net”的读者发来邮件,支持隋唐洛阳城“一区一轴”复活性保护展示项目。

  “一区一轴”项目的主要内容为保护和展示隋唐城宫城核心区以及中轴线重要文物遗迹,包括定鼎门、天街、天津桥、天枢、端门、应天门、明堂、天堂等标志性建筑遗址,再现大唐洛阳盛世风貌,重点解决“古都不古”的问题。

  这位读者在来信中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全面推进我市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一区一轴”项目建设中,将积极抢救、修缮一批濒危文物遗迹,并对重要遗产地的周边环境进行全力整治,必将给洛阳旅游带来新的亮点。

  这位读者认为,“一区一轴”项目对打造洛阳旅游龙头项目至关重要,应该向西安学习,要有大气魄,大手笔地建设,要力求完美,其他方面作一点牺牲是应该的。

  打造龙头项目应依托“老三篇”

  与这位读者的观点不同,网友“244854439”认为洛阳的龙头项目仍应以“老三篇”为依托。他说,“老三篇”是洛阳地面不多的历史遗存,如果抛开“老三篇”另起炉灶,代价大不说,效果也不一定会好。

  洛阳现在应该做的,是通过现代化的旅游产品经营理念,让“老三篇”焕发出新的光彩。以关林为例,关林市场就是依托关林景区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型批发市场的,如果能进一步规划、建设,让景区同市场结合,关林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集旅游、朝拜、购物、娱乐、商贸、物流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必将强力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读者李卫国来电说,洛阳“老三篇”的任何“一篇”,放在旅游资源匮乏的城市,早已包装成旅游拳头产品了,只是在我市不被珍惜。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白马寺作为“释源祖庭”,关林作为关圣文化的载体,都是文化瑰宝,都有着广泛的关注群体。洛阳应当对其挖掘、改造、提升,使之成为我市三个旅游主打产品。

  小打小闹做不出“龙头”来

  网友“婺蓂”发帖说,洛阳旅游难出“龙头”,还是思想跟不上,总是“小打小闹”、“小家子气”。

  他说,现在洛阳已经恢复的一些古建筑,如明堂、丽景门等,难称“建旧如旧”,根源还是在于不能高起点、大手笔地推进。洛阳不妨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一起,重点开发其中几处。开发要有规模,能尽快形成旅游亮点,再用旅游收入投入下一处的开发。比如开发“一区一轴”项目,可以集全市的力量,从定鼎北路陇海立交桥一下开发到定鼎门,把应天门景区、天津桥景区、天街景区、定鼎门景区等进行全盘考虑和建设,尽快形成旅游资源。

  网友“常饮寒冰”也认为,洛阳思想认识不到位,理念亟待提高。就拿天堂来说,150米的天堂,搞成了86米。他认为,如果没有那么多钱,可以慢慢来,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急功近利,草草搭个架子,最终会糟蹋资源和项目。

  

  热帖共览

  昔日五虎将之首 今朝亦可当“龙头”

  □网友 “醉忘书”

  孔子在世界上的名头和影响力,洛阳人肯定不陌生。两相比较,虽然关公在全球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孔子,但是唯独到了洛阳就“身价暴跌”。这也许正应了伟大的耶稣在归乡时所发的那句“同乡无圣人”的感慨。

  关林就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当从影视剧上看到沿海发达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对关公的敬仰和热衷后,我们才陡然发现,我们缺失的不仅是对关公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这足以让所有洛阳人为之惭愧和汗颜。

  洛阳应进一步做好关林朝圣大典,重建关公文化产业园区,挖掘和赋予关公文化更多的时代内涵,继而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打造华夏文明圣城……这是跳出洛阳看洛阳,站在国际化的高度看洛阳的正确选择。

  关公文化比孔子文化更能感召世人,更能影响世界,更适合走国际化这条路线。我们已经拥有国际化的资源,为什么就不能制造国际化的影响力?关公文化这张牌,我们一定要打,而且一定要从国际化的视角和高度,假以现代化的运作方法,把这张牌出对、打好!     (记者 孟国庆 整理)

  外地镜鉴

  名企“撑腰” 名导“助阵”

    “刘三姐”撑起

  桂林旅游半边天

  □记者 李燕锋

  在龙头旅游项目建设上,不少城市都可为我们提供成功的经验。广西桂林以一部《印象·刘三姐》,把广西举世闻名的旅游、文化两大资源——桂林山水和刘三姐传说进行了巧妙嫁接和有机融合,产生巨大影响,被誉为“与上帝合作之杰作”。

  199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考虑如何做一个把广西的民族文化同广西旅游结合起来的好项目,并为此特别成立了广西文华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此项工作的梅帅元,也就是后来《印象·刘三姐》的总策划、艺术总监,找到了著名导演张艺谋。“老谋子”对此很感兴趣,并于1998年年底带着班子前往桂林选点,最终选择了漓江与田家河的交汇处作为剧场。此处正是当年电影《刘三姐》的主要拍摄地。

  资金从哪里来?2001年5月,《印象·刘三姐》项目被介绍到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公司。1个月后,这家广西最大的化工、化纤企业就作出投资决定,并于6月下旬将3000万元资金打入该项目账户。

  资金注入后,项目的进程大大加快。2003年国庆期间,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开始试演,并于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

  《印象·刘三姐》的成功之处,一是以桂林漓江真山实水为舞台,这样的演出是人们之前从未见到过的;二是刘三姐形象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有着广泛影响。另外,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的名人效应,也成为《印象·刘三姐》的一大卖点。

  欢迎各位读者继续就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发表意见或建议,您可登录洛阳网洛阳社区(http://bbs.lyd.com.cn),进入《洛阳,离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还有多远?》跟帖;发送电子邮件至mengguoqing217@sina.com,或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留言;来信请寄至开元大道218号报业大厦19楼大厅10号位,信封上请注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