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2版:网事·博客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拯救已经迷失的高考作文题
高三毕业,我对李华说——
2012:高考众生相
高四,从头再来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6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拯救已经迷失的高考作文题
博主:李清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重庆卷的素材是“拯救冷库工人”,请允许我借用这个现成的题目,来表达对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忧思。

  就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来说,从表面上看,那些平庸甚至有问题的题目,都经过了精心设计,被命题者引以为傲,可实际上,它们已经整体迷失了方向,具体来说,就是和前两年一样,走进了“哲思”的邪路。大纲卷“放下顾虑”,上海卷“曾被舍弃的微光”,湖南卷“一只手的不同意义”,都很玄虚、空洞,而天津卷“小鱼不知道水质清澈还是浑浊”,江西卷“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辽宁卷“人要隐没于音乐之后”,更让人云山雾罩,不知所以。

  不可否认,作文需要有积极的导向。可问题恰恰在于,我们现在的导向性太明显了,考生只能迎合出题者的思想,去写最正面的东西,去说最冠冕堂皇的话。这样的题目,与过去的“拒绝平庸”一样,励志得让人反胃。今年浙江卷“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山东卷孙中山说 “不可以失败而灰心”,都是这一类“心灵鸡汤”。

  需要深思和追问的是,在那么多人的批评之下,为何现在的高考作文题仍在迷失?在笔者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命题者的思路出了偏差,可能在他们看来,中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让他们讨论现实问题会无话可说,而有哲理性、励志型的作文题适合他们的思想,能体现语文教育的德育乃至美育。其实,这是将语文教育引向华而不实的文字游戏。

  另一个现实原因是,这些年,中学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本应包含很强人文内容的语文课,与其他科目一样变成了纯应试内容。拿一本名人名言或《读者》之类的杂志让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既能锻炼他们的“辨证思维”,又能训练他们的文字技巧,既轻松又没任何风险。如果高考作文出个具有现实内容的题目,岂不要让语文教学现出原形?有几个命题者敢冒这样的风险呢?

  那么,该如何拯救迷失方向的高考作文题?如果只看到命题者的水平,那是一叶障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拯救高考作文题,就必须对现行教育动刀,将语文和广大师生解救出来。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