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高考前母亲病倒,为照顾母亲,嵩县女孩王香玲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考虑到哥哥姐姐都在为生计奔波,数年来,她独自坚守在母亲床边。(见本报昨日B13版报道)
看了王香玲的故事,令笔者想到另外一个关于女儿、母亲和高考的故事:7日晨,长沙,准备参加高考的张倩和母亲一起过马路,母亲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飞,倒在血泊中。在交警和路人的安慰劝说下,张倩含泪答应参加考试,交警紧急将其送往考场。
与王香玲获得乡亲们的称赞不同,张倩因为“母亲车祸后自己含泪进考场”成了争议的焦点,有人斥其“做错了这道选择题”,有人怒言“高考比人命还重要”,甚至有人发出了“社会已扭曲至如此地步”的长长叹息。
其实完全不必。
仔细阅读新闻的人会发现,当时的情况远不是“女儿弃母去高考”这种简单的表述所能说清的。车祸发生后,女孩守在母亲旁边哭泣,不知所措,坚持要跟母亲在一起。在母亲及时被送医抢救的情况下,在众人的安慰与劝说下,张倩选择去考场,实在不致让人吃惊。在民警和路人看来,参加高考才是理性的选择,这个家庭利益受到的损失才最小,而张倩听从了大家的劝说。
再看我们的坚强女孩王香玲,在心疼她的同时,笔者生怕有人要跳出来劝她:家中有父亲、兄长、姐姐,实在不行你可向政府部门求助,非要留在家照顾母亲是感情用事,上大学才是真正为家庭作贡献……
这么想的人,未考虑到香玲在看到母亲生褥疮时是多么痛苦,未考虑到她看到日渐老去的父亲整日操劳时多么揪心……于她来说,守在母亲身边尽孝,是冷静思索后作出的决定,是毫不犹疑的价值判断。
同样,责备张倩的人,未想到其母亲在苏醒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倩倩去考试了吗?”未想到忍痛走进考场的她承受着多么大的悲伤。
一个人面对一件事情作出选择时,所处的境况千差万别,其复杂程度他人难臆测;考虑的问题、思维的方式各不相同,其纠结反复他人难了解。也许我们“想不通”,但应尊重其自由选择的权利,应试着去理解其所处的复杂境况。站在自己所设的道德高地上去评断、指摘,无疑是鲁莽的甚至是残酷的。
否定张倩“理性选择”,或是反对王香玲“感性选择”的人,也许是对多年来将人塑造成神、将人性消解于宏大价值的“非人性”思维太过反感,反而漠视了个人选择的权利。殊不知,这种不假思索的反感,很容易带来另一种灾难——“躲避崇高”:
市政工人不怕苦不怕累,三过家门不入,忙于为千家万户修管道——装的吧,还不是为了涨工资?
支边干部辛勤工作,为当地百姓提高生活质量呕心沥血——可能吗?心里想的肯定是捞资本、升官。
大学生志愿者扎根山区,为孩子们送去知识和希望——太傻了,这事儿轮不到你操心。
…… ……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下,我们不喜欢缺乏人性温度的“高大全”,我们不接受凌驾于个人权利之上、虚化的“集体”概念,但切不可陷入矫枉过正的“撕破崇高假面”偏执思维。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人,是对他人个人选择权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