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树仁、王毅军夫妇 |
| 回忆录部分手稿 |
|
退休前,陈树仁、王毅军是洛阳建华玻璃厂的职工。陈树仁说,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他爱人王毅军则是初中肄业。可就是这样一对夫妻,尽管身患多种疾病,却以坚强的意志用笔记录着人生的一点一滴。
退休后的陈树仁、王毅军夫妇,不像有些老年人爱打麻将或玩牌,他们利用近20年时间写成数万字的回忆录,与后辈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了色彩。
工作时,用笔记录生活点滴
陈树仁1950年参加工作,曾当过文书,因此养成了记日记、写备忘录的习惯。
1954年11月,陈树仁从湖南调到洛阳,此时他已和王毅军确立了恋爱关系。王毅军送陈树仁一对绣花枕头和一本书《一个普通战士的成长——刘小林的故事》,陈树仁送给王毅军一本《青年近卫军》。这是两个要求进步的年轻人,怀着纯真的理想,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婚后,王毅军也调到洛阳,在丈夫的影响下,她也拿起笔,记录下她对生活的点滴感悟。从恋爱到结婚,再到投身洛阳轰轰烈烈的建设大潮,这些经历后来都被他们写入了回忆录。
在回忆录中,陈树仁描述了他刚到洛阳的那一幕。那天,他刚下火车,洛阳就飘起了雪花,一直在南方生活的他只带了单薄的棉衣和棉被,当天晚上睡在大饭厅的竹床上,冻得受不了,有一个同来的伙伴当时就回湖南了,他却留了下来。不久,王毅军给他寄来一件手织毛衣,这更坚定了他扎根洛阳的信念。而王毅军则是这样描述她初到洛阳的情景:也是在冬天,她刚下火车就到商店买了一件棉袄穿上;在涧西区符家屯一带,到处都是用竹竿和芦苇搭成的临时宿舍,其中一间就是他们的家;吃饭要到工地大食堂,一路尘土飞扬,大风刮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条件虽然艰苦,两个年轻人却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他们当时所在的中建部洛阳工程局参与修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洛阳矿山机器厂、426厂(后来改为洛阳轴承厂)、黄河冶炼厂。那时的洛阳涧西一带就是个大工地,机器隆隆作响,建筑材料堆积如山,处处红旗招展。他们知道,努力把本职工作干好,就是在为建设洛阳、建设新中国添砖加瓦。他们一边任劳任怨地工作,一边记录着他们参与的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见证着洛阳的变迁。
那时,对他们来说,每个礼拜天能去看一场电影,或能看一场慰问演出就像是过节了。在食堂里,他们一般只吃一毛钱一份的乙菜,偶尔才吃一回甲菜,最令他们念念不忘的一道菜是红烧狮子头。多年以后,他们到饭店里点这个菜,却再也吃不出当年那种满口溢香的味道。那种味道,与青春有关,与建设新中国的热情有关,那种味道也渗透在他们的日记里,久久不散。
退休后,写回忆录与后辈分享
一晃到了20世纪90年代,他们夫妻俩先后退休。生活节奏突然慢了下来,给了他们更多回首往事的时间,他们不约而同地都有了写回忆录的想法:是啊,时间不等人,总要给后辈留些什么,让他们更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于是,在位于道北的那间80平方米的房子里,夫妻俩每天都抽出个把小时写回忆录。两人说好各写各的,各自梳理逝去的岁月。时过境迁,两人的记性也不那么好了,当年的日记和资料就派上了用场。
迄今为止,陈树仁已经写了厚厚的两大本回忆录,主要是回忆轰轰烈烈的20世纪50年代的工作和生活,因为他内心深处有着挥之不去的50年代情结。而王毅军在记录那个年代的工作和生活之余,还在回忆录中增加了缅怀亲人的内容。她最无法承受的是1965年,她的大弟弟在中苏边境执行任务时因雪崩壮烈牺牲,这是她心中挥之不去的痛……至今,王毅军的手稿已有3万字了。
实际上,他们夫妇身体都不是很好,都患有多种疾病,可是,在写作的时候,他们好像忘记了这一切。
如今的洛阳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高楼鳞次栉比,市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城市规模急剧扩展,洛阳作为老工业基地也正在调整结构,迈向新的征程。王毅军在回忆录的一篇文章《温馨从容度晚年》中写道:“我们亲眼看到洛阳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总是无法抑制那种令人振奋的激情。我们热爱洛阳,洛阳是我俩的第二故乡,也是我们的归宿之地。”整个采访过程中,因为耳背导致交流困难,王毅军不愿多谈自己,可是读到她写的这段话,记者突然因这位老人而动容。
老年朋友,想来这里展示你的特长、爱好吗?想讲述你的亲情、爱情和友情故事吗?想晒一下老照片,追忆最难忘的人生瞬间吗?请联系记者15037947647,帮你实现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