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这次期末考试再考砸,我真没脸去开家长会了。”杨婷(化名)对儿子说。儿子曹阳(化名)今年上五年级,听了妈妈的话撅起嘴说:“家长会,无告状不开会。”
又快到开家长会的日子了,这一天被学生们戏称为“受难日”。家长会,难道只能让孩子紧张、家长忐忑吗?只能是千篇一律的成绩排队和告状吗?能否开出点新意?家长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家长会?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学生和相关专家。
“主流”家长会是这样的
期末考试后,学校召开家长会,各科任课教师轮番上阵,汇报本班期末考试情况,气氛紧张。接着,班主任讲评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在校表现,当然是以分数论英雄。然后,班主任就家校配合的问题提一些要求和建议,最后以提醒假期安全问题作为结束语。
“不畏苦,不怕累,就怕召开家长会。会前提心又吊胆,会后‘雨打又风吹’。”初一学生“傲猫”(网名)说,他最怕两件事情,一个是不能上网,另一个是学校召开家长会,“考试考得不好,或是平时有‘小辫子’被老师抓住了,家长会后,我肯定得被父母‘修理’一顿,就算有进步,可是如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一样看不到他们的好脸儿”。
家长参加家长会时也是内心忐忑。“坐在那儿感觉特别压抑,好像在开‘公审’大会一样。”周先生对此深有感触,有一次,老师在家长会上点名说他没有给孩子起模范带头作用,“当时,我的脸一下子就红到了脖子根儿,真想第一时间把孩子揍一顿。”周先生说。
“我自己是老师,可我去别的学校为孩子开家长会时也是提心吊胆的。”教小学的王老师说起家长会,表情尴尬。
但也有相反的例子,李女士的儿子是市五十五中的,今年上初二,学习不错。每次开家长会时,她一听到儿子的成绩又名列前茅,别提多高兴了。不过,李女士也有烦心事儿,儿子成绩好不假,但他可能因为压力太大,情绪总是时好时坏的,还莫名其妙地乱发脾气。她希望能通过家长会与其他家长交流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
家长和孩子希望的家长会是这样的
“家长会应该是双方的事,我们需要的是沟通,而不是只听老师在讲台上慷慨陈词。”家长“阳光达人”说,自己都这么大的人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数落,那滋味真是“谁听谁知道”。
刚陪孩子经历过高考的陈应辉表示,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大多只是成绩好不好,开家长会自然也就只拿成绩说事儿。孩子的性格对学习有什么影响?该如何调整?孩子在叛逆期时,家长该怎么应对?陈应辉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可在家长会上增加家庭教育培训或家长之间互相沟通的环节,家校双方共同探讨教育中的共性问题。
“家长会上,老师能少告点状吗?”读初二的嘉铭(化名)说起心中希望的家长会,无奈中带着憧憬。
“我对家长会只有一个要求,让爸妈平静地来,温和地走。”马上升高二的菲菲说,在她的记忆里,家长会就是“告状会”,后果总是“辛辛苦苦学半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专家认为家长会应是这样的
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李金枝说:“学校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促进家校合作,帮助孩子得到全面提高,也帮助家长提高当家长的能力,家长会的内容和形式都可以创新。”
家长会要让家长坐得下去、听得有味、说得畅快、开得高兴。李金枝说,开家长会,首先要有一个好环境,“摆几盆花,挂一些气球,播放一些学生平时活动的多媒体短片,这样家长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活动情况”。
“开家长会涉及学习成绩在所难免,但老师可以把语言包装一下。同样一件事儿,用不同的语言说出来就有不同的效果。”李金枝说,如同样是打了败仗,“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所表达的意思就不同。老师在家长会上,语言不妨多一些婉转,多一些幽默。
教师说、家长听,这种家长会模式早就落伍了。学校可以尝试在家长会上多给家长一些时间和空间,因为谈的是同龄、同班孩子的事儿,这会让家长之间有一种天然亲密的联系,家长们在一起探讨、交流,比老师说教有用多了。
此外,开设“家长学校”的学校很多,但真正能做好家庭教育指导的却很少,学校不妨借家长会来开展活动,一举两得。
家长会后这样做更有利
家长会后,家长要先抑制一下自己的情绪,试想一下,如果你失败了或是遇到困难,是希望别人落井下石还是热心帮忙?
涧西区英语学校校长姚莲彩建议,家长向孩子转达老师的话前,最好先动动脑筋过滤一下,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成人的不同,家长的言语很可能在无形间伤害到孩子。家长如果有动手教训孩子的“前科”,那就更要注意了,最好在回家的路上,想想该怎么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发泄不满只会让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
“从考试完到开家长会这几天的时间,往往是孩子们最难熬的日子。”姚莲彩说,家长会如果让孩子感到厌烦,只会增加负面效应,让孩子的成绩更差,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试着带着微笑回家吧,和孩子好好沟通,帮他们解决问题,鼓励和关心比打骂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