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小孩系绒线
每年的端午,在苏北农村,吃过丰盛的午饭,家家都会让孩子洗个澡,穿上新衣,而后拿一缕七色绒线,系在小孩子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这时,大人才放心让孩子们出门玩耍。
说起来,这个风俗还跟织女有关,织女原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她有纺织彩锦的好手艺,只因讨厌天宫里的寂寞生活,才偷来人间。她同牛郎婚配以后,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十分美满。后来,王母娘娘查问到织女的下落,气得脸发青,骂织女败坏门风,违反天条,咬牙非要惩治织女不可。一天,趁牛郎下田的当儿,王母娘娘亲自来到织女家,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织女拉上云端。牛郎得知这事,急忙赶到家中,披上神牛皮,带着孩子追上天空,眼看就要追上织女,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簪子,向后一划,面前陡然出现一条天河,把牛郎挡住。这时,只听织女呼喊:“牛郎,当心我们的孩子啊!”
牛郎回到家中,第二天正好是端午节。他发现织女那织彩锦、制龙衣的七色绒线没有带走,触景生情,随手拿起绒线系在儿子、女儿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这样做,一来是表示对织女的思念,二来是防止孩子在外面乱跑,被天兵天将带走。乡亲们怀念织女,也都仿效牛郎用彩色绒线给自家的孩子系上,祝愿孩子吉祥、平安。
从那以后,端午节系绒线的风俗就被广泛地流传开了。
孝女曹娥与端午
也有传说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曹盱是一位术士(有的说是渔夫),经常划船到江中唱歌迎神。汉安二年,曹盱划着小船,从舜江逆流而上去迎接潮神。江面上突然起了风浪,小船被大浪打翻,曹盱旋即被江水吞没。曹娥听到父亲落水的消息,哭着奔跑到江边,昼夜不停地沿江号哭寻找,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在江边连续寻找守候了十七个昼夜后,曹娥将自己的衣裳抛入江中,双膝跪地对着江水祈祷:“父亲,如果您在天有灵,就成全女儿的孝心,让这衣裳从您所在的位置沉下去吧!”
结果她抛出的衣裳随着江水漂流了一段距离后,在一个地方打了几个转儿,就沉了下去。曹娥见状,从衣裳沉下去的地方纵身跳了下去。五天后,江面变得异常平静,人们开始相信是新的河神到来了。后来在下游的江面发现了曹娥和她父亲的尸体,父女俩都已经冰凉了,但是,曹娥还是紧紧抱着父亲,一点也没有放松。人们都说是曹娥至诚的孝心感动了河神,才让她在水下找回父亲的尸首,并把他们送上水面,此事传至县府知事,当时的上虞县令度尚深为曹娥的孝心感动,于东汉元嘉元年为孝女造墓建庙,并立石碑,由弟子邯郸淳撰写碑文。东汉兴平二年,中郎蔡邕来到了这个地方,得知了曹娥的故事后,非常感慨地题下“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隐语“绝妙好辞”四字,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字谜”。传说三国时杨修曾为曹操破译讲解这个谜语,曹娥碑隐含的这个离合字谜,被看成是中国文字隐语的图腾、字谜的鼻祖。后人在灯谜中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谜格“曹娥格”,这是后话。
曹娥投江后,人们把曹娥当做新的河神来祭祀,并把这条江命名为曹娥江。相传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人们有时候会在浪涛的低吟声中听到女子的歌唱声,就好像曹盱当年创作的曲调。之后每年的五月五日,也就是在端午这一天,这里都要举行一些纪念曹娥的活动,人们划着龙舟在江上“迎伍君”,祭祀河神伍君。
——摘自冯骥才《我们的节日: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