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社会上各种版本的“北大讲座”系列图书非常畅销。
有人总结说,北大有三多:一是社团组织多,二是学术活动多,三是思想流派多。而三多的集中体现,就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讲座。
接着有人说:不听讲座,就不算到北大。还有人说:在北大,课可以不上,但讲座绝不能不听。
一般来说,凭借北大的声望,被邀请者不管名气多大、职位多高,都不会拒绝。于是,北大的学生就有福了,可以接触各个领域最优秀的思想者。
我正是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了很多专业以外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维。
在北大,大大小小的讲座我听了上百场,比如,我在光华管理学院听过王石讲他早年的创业史、冯仑讲他的企业经营战略,还听过俞敏洪、杨澜、李开复、林毅夫、黄怒波、张亚勤等人讲述他们的奋斗史,其中印象较深的是地产界思想家冯仑的讲座。
有一次,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我听冯仑讲“从野蛮生长到理想丰满”,觉得很有味道。
他说他曾经和大陆一批企业家去拜访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李先生专门到电梯口迎接他们,与他们一一握手。李先生看到旁边还有一名服务员站在那里,便过去跟那个服务员握手。李先生的做人品格给大陆企业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都想知道,李嘉诚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李先生告诉他们八个字:“拥有自我,建立无我。”说简单一点就是,你要把自己当回事儿,但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这给大陆企业家上了有益的一课。
冯仑还谈到,李嘉诚先生虽是香港首富,可是在李先生之前一定有人比他更有钱,这些人都到哪里去了?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可是在他之前一定有人比他更有钱,这些人现在何处呢?
冯仑最后总结说,这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一开始就走正道,并用一生去经营,所谓伟大都是熬出来的,守正才能出奇。
他也告诫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干任何事情都不能投机取巧,要脚踏实地,钱是跟着人心走的。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妄想一夜暴富、急功近利的心态弥漫在青年人中间,这也是很多人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错了,后面就也会错。因此,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每天为这个目标去努力,哪怕是每天进步1%,只要你坚持走下去,就算暂时没有达到目标,其结果也是好的。
从中文系毕业的著名作家刘震云,其作品《一句顶一万句》获得了2011年茅盾文学奖。那次在“中国作家北大行”的系列活动现场,我有幸聆听了他谈创作的感悟。
有意思的是,在中文系百年系庆论坛上,刘震云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关于中文系一些老教授的故事,还说到当年自己的班主任程郁缀老师曾组织同班同学聚会,他听说班上最漂亮的那个女生从美国回来了,因为自己当时还在河南农村,所以没来参加。其中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想把对这位女生的回忆永远保持在20年前,当时全场听众掌声雷动。
北大著名教授、美学家叶朗先生的课和讲座我也有幸多次聆听,他讲课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引人入胜,他给人的感觉也是亲切和善,所以颇受学生好评。
在北大的日子里,在一个又一个的讲座现场,我常常为学者们的学术造诣所陶醉,也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更为很多教授的无私奉献所感动。
北大正因为有了这些宝贵的讲座,才让学术薪火代代相传,才日益凸显出北大的核心竞争力。身处这样的校园,我甘愿在学术的世界里一直聆听下去。(摘自《站着上北大》 甘相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