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国内乳品行业质量风波不断:伊利部分奶粉汞含量异常,在超市陆续下架;冰激凌代加工点被爆环境脏乱差,蒙牛公开道歉;安徽部分学生食用了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后,出现呕吐等症状。
其实,乳品质量的问题,并不仅在于“今生”,还在于“前世”。被专家称为“被大企业所绑架”的乳品新国标,使得乳业巨头们一边当裁判,一边当球员,输赢尽在自己掌握。
据报道,质量丑闻曝光后,乳品巨头惊人的公关能力显现了威力:网帖被删,爆料当事人遭封口。蒙牛虽然承认网帖反映的“宿舍管理、周边环境”情况基本属实,生产现场环境管理“存在违规情况”,但同时强调“所有产品均按国家标准经批检合格后出厂”。这话让我们心生疑惑:混乱的生产场面、满地的污水,为何“所有产品”能“批检合格出厂”?质量问题被揭露出来,消费者却没有盼来一个像样的处理结果。
数年前,国内某乳业巨头高管甚至在面对香港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在发生了一起又一起加剧信任危机的事件后,乳业巨头们依然底气十足。产品质量标准被绑架,消费者的健康受到威胁。在无奈的状况下,我们现在能做的,也许只有利用手中的选择权,“警告”健忘的企业,保护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