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甜甜在做手工拉花,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常到院外走走。 |
|
日前,西工区邙岭路小学的学生到市社会福利院看望孤残院民。听着孩子们叫“爷爷”,近80岁的孤寡老人姜国华激动得直抹眼泪。
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周建才说,虽然目前政府的扶持足以保障院民的日常生活,但其更多个性化需求,仍期待更多来自社会的帮扶。
孤残成年“群落”,公众知之甚少
在西工区道北五路7号院里,有一幢6层的楼房,这里收养着市区157名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无赡养人或收养人的成年“三无人员”。在这里,他们共同的名字是院民。在这些院民中,智力、精神或肢体残疾者占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但人们对这里的了解,可谓少之又少。
“每到重阳节,便有单位或公司打来电话慰问老人,以为这里是养老院。”周建才说,其实,全院60岁以上老人所占的比例才30%,大部分都是青壮年。每年除了定点帮扶的单位外,公众自发性的慈善行为很少出现在这里。
基本生活能保障,个性化需求难满足
在市社会福利院,每位院民都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生病产生的医药费也由医疗保险和财政拨款垫付,但他们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
18岁的党甜甜因先天性脑瘫导致下肢瘫痪、智力发育缓慢,她最渴望的就是到福利院外走走看看。可是,即便这个小小的愿望,也不能经常实现。
还有一个叫党彩霞的女孩儿,她虽然智力发育迟缓,性格却很讨人喜欢。以前,她在空闲时间只能看看电视、散散步,前不久,她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会了用数码相机,照片拍得有模有样。“如果能‘一对一’辅导,她肯定能学会更多东西。”教她拍照的大学生高志良说。
“成年孤残院民的需求更具个性——有的身体残疾,需要专人照顾;有的智力发育迟缓,需要启智开发;有的精神上受过刺激,需要心理辅导和精神上的关爱……”周建才说。
期待公众参与,让孤残成年人沐浴“爱的阳光”
张雪娟是市社会福利院康复科的一名特教老师,她和另外两名同事负责帮全院近30名院民做康复治疗。因为人手紧张,她常常忙得一上午连口水都喝不上。
据介绍,院里目前共收养孤残院民157人,但护理人员仅30人,平均每人要照顾五六名院民,再加上“三班倒”,原本就满负荷运转的护理员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谁的位置上也离不了人。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自民间组织的力量,比如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义工等,在缓解福利机构的人员压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洛阳目前的志愿者、义工群体规模也不小,但多是由‘准官方’发起的自上而下的集体行动,时间跨度也短。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提高以及先进经验的引入,能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福利工作中。”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赵庆伟说。
业内人士认为,大家缺乏的不是爱心,而是一个可操作、可持续的渠道。市社会福利院如能引入国外的义工模式,每位义工每周或每月能固定抽出半天或一天时间,陪孤残成年人说说话或是下下象棋,之后,再慢慢过渡到个性化帮扶,或许是一条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