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4版:三彩风·随笔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们为什么不认错
小日子便是好日子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7 月 3 日 星期    【打印】  
文汇天下>>>
我们为什么不认错
□易中天
  认错是承认错误,认账是承认事实。认账之后,错与非错,还可以讨论商量。但如果连事实都不承认,那就什么都谈不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认错这事,越来越难了。而且,越是地位高、名气大、粉丝多,就越难。于是国人感叹:这究竟是怎么了?

  感慨也很自然。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似乎很鼓励认错。谁不知道“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论语·子张》),但不知是否有人想过,这其实要有资格。资格,就是“君子”。

  认错曾经是一种贵族待遇,也是一种贵族精神。那时,一个真正的贵族,如果有错,要么自己辞职,绝不等别人弹劾;要么自己去死,绝不等别人动手。这就叫“刑不上大夫”,也叫“士可杀不可辱”。

  秦汉以后,贵族慢慢没有了,最后只剩下两个等级:皇帝和臣民。于是,皇帝以外,包括官员,所有人都没资格认错,只能“认罪伏法”。甚至没有罪,也要声称有罪,不过是一种“姿态”。真正的错误,也就不会有人去认错。结果,认罪也好,认错也好,便都变成了“表演”。

  有趣的是,这样一种表演,到了40年前“斗私批修”的时候,就成了全民性的。因为所谓的“斗私批修”,乃是一场全民的“道德运动”,旨在把所有人都打造成道德意义上的“君子”。于是,每个人都在“灵魂深处闹革命”,每个人都在“狠斗私字一闪念”。

  当然,每个人也都要检讨自己,批判自己,甚至痛骂自己。那些把自己骂得最凶的,往往能得到领导表扬、群众肯定,在掌声中体面地下台,甚至成为帮助别人的“先进分子”。那可是中国人最肯“认错”的时期。只不过,事后想起,却是惊恐莫名和羞愧难言。许多人今天的不肯认错,就源于对那场运动的“心有余悸”。

  那么,我们何时才能学会认错?恕我直言,恐怕任重道远。

  别的不说,面子这关,就多半过不去。中国人的心理很奇怪,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瓜无滚圆,人无十全”,另一方面,又往往不能容忍别人出错,更不能容忍别人挑错。甚至有人振振有词:对社会名流和成功人士的追究,会导致斯文扫地、体面无存,打击我们民族的自信心。

  这可真是奇谈怪论!难道我们民族的脸面是纸糊的,一捅就破?难道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是塑料的,一烤就化?真金不怕火炼,事实就是事实。认不认,事实都不会变。不认,只能显得心虚;认账,则至少像条汉子。比较一下,哪个更体面,哪个更丢人?

  我同意凡事不可过头,更反对“全民扒粪”。但宽容的前提是认账。认账不等于认错。认错是承认错误,认账是承认事实。认账之后,错与非错,还可以讨论商量。但如果连事实都不承认,那就什么都谈不上。因此第一步,是要先学会认账,即弄清事实,这是“真伪判断”;然后,才能讨论是对是错,这是“是非判断”。至于“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只能放在最后,甚至未必一定要有。

  可惜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往往是反着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道德批判就先开始了。这样一来,谁还敢认错?只怕连账都不敢认。“事实判断”都难如走蜀道,“纠错机制”岂非侈谈?我们面前的路,还真不知道有多长。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