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3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激情人生的五个瞬间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7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激情人生的五个瞬间
——追记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杨奎烈

  杨奎烈(左二)在工作中。

                    (资料照片)

  □记者 赵志伟

  核心提示

  诗人臧克家在其代表作《有的人》中这样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公司职工心中,他们的好经理、好书记、好兄长杨奎烈依然活着:他那雷厉风行的干劲,他那乐观豪爽的性格,他那勇于担当的精神,已经融入动能保障团队每个人的血脉中;他的事迹如同动人心弦的乐章、感人肺腑的诗篇、震撼心灵的故事,不用任何修饰,持续感染着曾经与他并肩工作过的每一个人,成为大家奋进的动力。

  今年3月9日,杨奎烈走完了他58年的人生。在随后近4个月的时间里,中信重工的干部职工收集整理他留下的大量遗物,撰写了一篇篇“我眼中的杨奎烈”的回忆文章。经过这些文章的再现,杨奎烈生前的众多生活工作细节愈加鲜活,这位“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形象愈加清晰丰满。

  下面,我们就还原杨奎烈激情人生的五个瞬间,再次感受凝聚在他身上的时代精神。

  第一个瞬间 “做人就要像胡杨那样坚韧!”

  2008年夏天,杨奎烈与同事一起出差考察青海盐湖项目。大巴车行驶在贫瘠的戈壁滩上,车窗外突然闪过一片片树林,特别“扎眼”。同事轻声问:“这是什么树啊?在这种环境里也能长得这么好。”杨奎烈说:“胡杨。”

  同事发现,杨奎烈看窗外胡杨的样子,与别人新奇而兴奋的神情截然不同,他的目光充满感情、饱含敬意、略显凝重。

  没等同事开口,性格开朗的杨奎烈便侃侃而谈:“胡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生命力特别顽强。余秋雨曾经赞美胡杨,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我最喜欢它在朝日、夕阳的照耀下,或苍劲或挺拔的姿态,更喜欢它被大自然赋予的倔强灵魂、不朽精神。做人就要像胡杨那样坚韧!”听着他对胡杨精神的深刻理解与阐释,全车人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2011年5月27日,杨奎烈去世前的第287天。医院的结论很明确:肿瘤已有鸡蛋大小,癌细胞已扩散,肝癌晚期。

  生命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杨奎烈却在抓紧时间工作。

  在这最后的287天,他有日志记录的参加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的次数就有12次以上,前往工地现场100多次,平均每天接打业务电话20次以上。

  杨奎烈去世后,同事们谈起他时都说,老杨身体上忍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心理上一个人默默承受着即将离世的痛苦,是什么在支撑着他?就是胡杨精神!

  第二个瞬间 “为了工作,就是写检查也值!”

  2007年10月,能源公司锅炉车间的软化水储罐,因长期使用锈蚀严重,保温层严重脱落。冬季快到了,没有保温层护着的储罐很容易冻裂,如果那样,全厂所需的软化水工艺程序将无法进行。

  想到这里,一向办事风风火火的杨奎烈坐不住了。他对大伙儿说:“储罐维修不能因钱的事耽搁,安全才是天大的事。”

  于是,他果断决定大修。当有人提出这与总公司相关规定有冲突时,杨奎烈说:“一切以工作为前提,出了事我负责!”

  他一方面与维修厂家联系,争取到先维修后付款;另一方面奔走于有关部门之间,写检查、打报告,最终得到公司领导的支持,获得了资金。

  有人问他:“明知道是要写检查受处分的事情,你为什么还要去做?”杨奎烈回答:“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公司承受更大的损失,只要是为了工作,就是写检查也值!”

  第三个瞬间 “能源供应发生险情时,我们要不顾安危去处置,这是能源人的责任!”

  中信重工重要危险源共有59项,能源公司就占了16项。除了保证全厂生产所需的动能供应,能源公司保障安全的任务也异常艰巨,杨奎烈肩上担子的分量可想而知。

  2008年4月的一天下午,一辆满载货物的大卡车出了公司九号门沿衡山路驶去,由于活件超高,将横跨衡山路通往中信重工的一拖煤气管道撞破。一时间煤气大量泄漏,情况十分危急。接到报告后,公司分管领导急忙赶往现场,同时心中暗想:“这可是事关职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的大事故,发生地段交通极为繁忙,衡山路上有不少职工正在上班途中,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位分管领导赶到出事地点时一眼就看到了杨奎烈。此时,老杨正忙着和大伙儿一起拉警戒线。他边忙碌边轻声对公司领导说:“我已经通知一拖公司减压,抢险人员已到位,马上就可以实施堵漏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杨奎烈靠前指挥,警戒,疏散人员,安排堵漏,有条不紊。由于破口较大,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煤气味,现场人员随时都有中毒的危险,杨奎烈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时时提醒抢险人员注意安全,戴好防毒面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成功完成了堵漏抢险,避免了一场灾难。后来,面对家人的嗔怪,杨奎烈说:“能源供应发生险情时,我们要不顾安危去处置,这是能源人的责任!”

  第四个瞬间 “干工作,就是要有思路、有激情、有创新、有勇气、有办法、有协调!”

  2003年,中信重工实施“平炉改电炉”工程。这个工程是在原址上改扩建施工,碗口粗的电缆是利用现场的地形进行挖沟铺设的,施工难度非常大。施工中,职工经常看到杨奎烈拿个小本子在记着什么。

  一次,有人问当时任能源公司工会主席的杨奎烈:“主席,你的小本子里都记的是啥呀?”杨奎烈翻开本子,说:“我在记参照物。电缆铺设不规则,沿线都有哪些固定的物体,距离电缆沟有多远,我都一一记在本子里。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发生故障便于检查和及时抢修,若干年后如果需要查找电缆线路,一翻本子就能查到。这是最笨的办法,但也是最实用的办法。”那名职工被他这种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折服了。

  还有一次,为了赶进度,公司重点项目出口澳大利亚西澳铁矿的球磨机筒体必须进入重机厂进行加工,但只有厂房东面的北门具备进入条件。这个活件高达5米,北门上方的能源管道是其进出的最大障碍,两者是否会发生碰撞,一时难以判断。

  交货期不等人,公司生产部的同志十分焦急。杨奎烈闻讯赶到现场,反复观察。

  “没问题,可以通过!”他果断下达了指令。汽车缓缓开动。“好的,小心,小心,再慢一点儿。”在杨奎烈的指挥下,运筒体的汽车顺利进入车间,为按期交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现场人员观察,汽车进入厂房时,筒体与能源管道的高度差不超过5厘米,在场的员工对杨奎烈高超的业务技能赞叹不已。杨奎烈后来说:“干工作,就是要有思路、有激情、有创新、有勇气、有办法、有协调!”

  第五个瞬间 “不把职工的事挂在心上就不配当干部!”

  2012年3月初,杨奎烈的病情已非常危重,时常昏迷,甚至连话都不能说了。

  在他弥留之际,一直关注杨奎烈事迹的洛阳市总工会领导和中信重工工会主席何淳商议,希望能为洛阳产业工人留下点儿什么——最后,决定封存杨奎烈的办公室。

  在杨奎烈的办公室里,人们找到了8本从未中断记录的工作日志。

  上面密密麻麻的工作日程,没有星期天,没有节日,即便过年也不例外。他的行动轨迹永远是两点一线:家庭、单位,单位、家庭。

  “他当过14年的基层工会主席,又是工人出身,所以对工人特别有感情,每次有荣誉,他都让给了一线职工。” 何淳说,在自己印象里,奎烈各项工作都十分突出,却从未参评过市级劳动模范或五一劳动奖章。

  在这些工作日志中,还记录着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和一个个工人的名字。他们都是能源公司的困难职工或者家属。每一个电话号码或人名后面,都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杨奎烈逝世后,能源供应公司制氧运行班工人刘胜利哽咽着说:“你能想象一个公司领导礼拜天骑自行车,去医院看望一个工人的母亲吗?”

  很多职工都保留着杨奎烈的短信。这些短信是他们在生日、家庭遇到困难等情况时,杨奎烈第一时间送来的“关心”。

  杨奎烈生前常说:“不把职工的事挂在心上就不配当干部!”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后记

  在孕育过焦裕禄精神的中信重工,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好党员、好干部。杨奎烈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杨奎烈身上凝聚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工人阶级的优秀品格,是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

  6月1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倪健民来到中信重工公司,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对学习宣传杨奎烈先进事迹的重要批示,并就杨奎烈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调研。

  倪健民说,在杨奎烈同志身上,自己感受最深的首先是他的高尚情怀,他忠于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杨奎烈同志爱岗敬业,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心系群众,无私奉献,清正廉洁,以身作则,是一位非常全面、非常典型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