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4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锦绣河洛风采新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7 月 5 日 星期    【打印】  
锦绣河洛风采新
——我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综述
  河洛大地生机盎然。 记者 张晓理 摄
  □记者 李江涛 李东慧

  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洛阳前行步伐铿锵有力!

  7月2日,我市与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将为我市提供不少于800亿元的融资支持。之前,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已先后与我市签约,分别为我市提供600亿元融资支持。

  6月18日至19日,意大利政府考察团来洛访问。意大利教育、大学和研究部与河南省科技厅、洛阳市政府发表科技教育合作联合声明,将借中原经济区建设东风,全力支持我市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企业国际化水平。

  6月份,我市34个重大项目动工建设,总投资108.5亿元。

  …………

  盛夏时节,满目生机。河洛大地充溢着务实重干的浓厚氛围,新一轮发展如春潮般涌动,充满激情活力。

  1 放大机遇

  机遇,是科学发展的“加速器”。

  去年10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指导意见》涉及洛阳的有几十处之多,直接提到洛阳的就有13处。

  市委、市政府随即出台关于《指导意见》任务的分解意见,对91项具体任务细化到具体责任部门和单位。

  建设中原经济区,洛阳如何担当、如何作为?洛阳给出的答案是:当好一个示范,打造两大品牌。具体来说就是,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示范,着力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河洛文化传承弘扬两大品牌。

  这一定位与洛阳福民强市总体目标紧紧相扣,与如火如荼推进的“六加一”攻坚战相互呼应,与务实发展的思路一脉相承。全市各地各部门围绕定位,着眼全局、用足政策,努力使各类机遇变为“真金白银”。

  ——去年12月20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我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排名全国地级市第7。

  当晚,市委书记毛万春就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明确指出,洛阳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可喜可贺,但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全市创建工作要按照“为民、持续、统筹、同心、务实”的要求,抓住拿牌新机遇,实现为民创建持续再提升。

  ——今年4月至6月,多名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来洛阳视察指导工作,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步发展寄予厚望。

  “越是我们工作得到了肯定,越要保持清醒忧患。”毛万春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全市上下要自觉把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鼓励,转化为推动洛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最大动力。

  ——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我市集中签约117个项目,总投资1007亿元,签约项目总投资比上届增长38%;接待游客总数、旅游总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

  在一系列重大机遇和利好消息面前,我们没有坐等、没有陶醉,而是务实求进,放大机遇,努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形成了一个更好的发展趋势、发展态势、发展气势。

  2 持续攻坚

  实现洛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定位目标,需要全市上下持续攻坚,务实推进各项工作。

  今年63岁的李相轩是伊滨区寇店镇李家村党支部书记,这两年一直在忙活和谐社区建设。和谐社区现已建成居民楼24栋624套,入住260户。整个社区将于2014年年底基本建成,届时将安置李家村、杜寨等5个行政村的1.4万人。

  像这样按照城市标准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我市今年确定了33个试点。世代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入住新型社区后将逐步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保、医保、低保等各种社会保障政策。

  正在全市掀起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热潮,正是洛阳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突出新型城镇化引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生动写照。

  按照“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的新型城镇化的总体布局,我市逐步构建起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级现代城镇体系,形成了互动发展、错位发展的新局面。

  在洛阳新区工作的史腾飞,老家在宜阳县城。去年,洛宜快速通道通车,从洛阳新区到宜阳县城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不少,史腾飞每到周末都会骑着山地车回老家。

  目前,洛阳至偃师快速通道已建成通车,洛吉快速通道一期洛阳至孟津段也已建成通车,二期至吉利段正在抓紧推进,洛阳至新安快速通道将于新G310国道建成通车后开工建设,洛阳至伊川部分路段已建成通车。市区到周边县城越来越便捷,市区与周边县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工业强,则洛阳强。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洛阳重任在肩。

  依托洛阳的产业基础,瞄准全省、全国乃至全球一流标准,我市加快改造提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石油化工、硅光电及能源电力等战略支柱产业,加快实施洛阳石化18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中信重工特大型锻造基地、中硅高科光伏产业园75兆瓦单晶硅片、伊电集团25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等一批重大项目。

  在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我市还全面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位于高新区的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事动物疫苗及兽用药品研发、生产与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的禽流感(H9)三联、四联灭活疫苗等一批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我市充分发挥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科技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军联盟,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60亿元,实现增加值195亿元,分别增长25%和28%。今年4月,我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名单。

  洛阳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市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立足洛阳独特优势,打造“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河洛之根、丝路起点”四张名片,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我市大力推进城市资源、资产、资本的市场化,先后组建龙门、汉魏故城、隋唐城遗址、西霞院等四大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挂牌成立了龙门、交通、航空、餐饮四大文化旅游集团,文化旅游产业活力明显增强。

  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大项目支撑。去年以来,我市先后谋划启动了总投资1120亿元的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白马寺佛教文化园区等21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2011年,全市新建、续建文化旅游项目32个,总投资150亿元。

  加快发展就要持续攻坚,持续攻坚更需领导垂范。

  3 领导垂范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我市开展各项工作的“标准路径”,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

  7月2日上午,在凯旋东路与玻璃厂路交叉口的《洛阳日报》阅报栏前,不少市民驻足观看报纸头版上的《市级党政领导一周重点工作预安排》。“通过报纸公布市领导一周工作情况,便于社会各界监督,融洽干群关系,市委、市政府这种态度令人敬佩。”不少市民非常赞同这个做法。

  今后,这样的信息公开将成为常态。市级领导每月重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也都会在下月初通过媒体进行公示。

  去年以来,干部作风成为市委、市政府强力抓好的一项工作。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落户洛阳、“六加一”攻坚战取得初步成效,靠的都是作风的保障作用。而持续“六加一”、提升“六加一”,更要靠各级领导干部领导方式转变的持续提升,靠全市干部作风转变的持续提升。

  为此,在去年开展“环境创优年”活动的基础上,我市把今年确定为“作风转变年”,真正发扬多讲问题少讲成绩、多讲主观少讲客观、多讲自己少讲他人的“三讲精神”, 进一步用好公开、暗访、问责“三把利剑”,干部作风正在得到进一步好转。

  基层干部群众最喜欢埋头苦干的“实干家”,最反感夸夸其谈的“空谈家”。对此,我市一方面健全完善群众监督制度,另一方面完善干部考核选用制度,真正以科学发展论英雄、凭群众满意用干部、看工作实绩定奖惩。通过在“六加一”攻坚战中考验干部、识别干部、选用干部,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受重用,让夸夸其谈、华而不实、作风漂浮的人没了市场,有效杜绝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风气。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要从细微处着手,从群众身边事做起。今年,我市按照“提高群众满意率、降低群众上访率”的标准,以350个后进村(社区)整顿为重点,实施后进村和后进社区整顿。整顿中,先后从县、乡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有针对性地到“软”村、“散”村、“穷”村、“乱”村驻村任职,通过领导一线垂范,实现了后进变先进。

  4 福民为本

  福民强市,福民优先。

  人民更加幸福,是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十二五”洛阳发展的明确目标。

  我市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出行难、养老难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办好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市十大福民实事为抓手,着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群众,让全市人民生活日益富足,日益安康,更有尊严。

  为缓解就业难,着力推进全民创业。截至5月底,全市今年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15亿元,支持5410人成功创业,带动城乡就业18935人。

  为缓解上学难,去年新建、改扩建学校16所,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150个、城市区中小学幼儿园改造项目34个;全年引进社会力量投资教育13.2亿元。

  为缓解看病难,“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已在全市公立医院全面铺开,群众在全市20多家医院看病不仅享受“零押金”,而且还能分期付费。

  为缓解住房难,下大力气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今年着力推进富阳佳苑、鹏祥小区、阳光富地、阳光新城、开元名居等61个24781套保障性住房建设。

  为缓解养老难,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十二五”末,我市将基本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新格局。今年,全市将建成6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69个托老所。

  为缓解出行难,对丽春东路等27条道路实施了打通工程,解决交通拥堵、居民出行不便问题;对市区王城大道等35条破旧道路进行了提升,提高道路的通行保障能力和承载能力;对八一路等28条影响居民出行的背街小巷进行改造,真正实现道路整洁、平顺、便捷、通畅。

  为缓解诉求难,依托110平台建立城市应急联动服务中心,与供电、供水、燃气等80家市直部门联动,统一接受群众诉求。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需拨打110,必定有呼必应。一年多来,我市110联动已受理群众诉求24万余件,办结率99.6%以上。

  锦绣河洛风采新,牡丹城里好风光。

  放大机遇,攻坚克难,务实发展,持续提升,沿着科学发展的大道,一个越来越幸福的洛阳正在中原热土上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