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洛阳·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守望,令生命之花如此美丽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7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短短一个多月,他和儿子先后被确诊为白血病,但病魔并未击垮这个三口之家;病痛中,父亲牵挂着儿子,儿子惦念着父亲——
守望,令生命之花如此美丽
□记者 李砺瑾 实习生 张静 通讯员 王俊/文 记者 张晓理 李卫超/图
  一头是丈夫,一头是孩子,吉春红最大的心愿就是:你们都给我好好活着,咱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核心提示

  昨日,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吉春红一边要照顾刚做完骨髓移植手术的丈夫,一边还得抽空跑到不远的另一个病房看看,她的13岁儿子帅帅(化名)正在进行第五次化疗。

  病魔,并未击垮这个三口之家;身在病痛中的父子俩,躺在病床上相互守望,希望对方更加坚强……      

  1 一个月时间,父子二人先后被确诊为白血病

  今年37岁的吉春红家住吉利区农村,她和丈夫席孔强有个13岁的儿子,名叫帅帅。

  农闲时,吉春红夫妻俩会去附近打工,农忙时回来劳作。他们常想,等帅帅上了初中住了校,帅帅的爷爷奶奶就能闲下来了。

  命运的转折来得那样突然。今年1月初,身体一向健康的席孔强连续发烧,村里医生建议他们到河科大一附院进行详细检查。检查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席孔强患了髓系白血病,还有肺炎。

  1月6日,席孔强住院了。由于病情较重,一期化疗就花了10余万元,这让这个家庭十分吃力。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向亲戚借了些钱。

  然而,病魔再次“光顾”了这个不幸的家庭。一个多月后,他们的独生子帅帅因鼻窦炎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又像一块巨石砸向这个家庭——帅帅竟也得了髓系白血病。

  吉春红的天塌了,但为了丈夫和孩子,她没有倒下。这个坚强的妻子、坚韧的母亲,选择对丈夫隐瞒儿子的病情,同时照顾住在同一医院不同病房的父子俩。

  2 由于隐瞒了儿子的病情,两头跑的她差点被丈夫误解

  那段日子对个头并不高的吉春红而言,是最灰暗的,最难熬的。这边刚照顾完化疗的丈夫,就得找个借口去那边看望也在化疗的儿子。

  时间长了,席孔强渐渐有了疑心,甚至还差点误会了自己的妻子。

  今年4月,席孔强和自己的姐姐配型成功后,医生建议席孔强尽快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此时,帅帅的病情也难以瞒住日渐生疑的丈夫,吉春红终于告诉了丈夫实情。

  听完妻子的话,刚做完化疗的席孔强顿了顿说:“我不治了,给孩子治吧……”

  在妻子搀扶下,席孔强来到和自己只有咫尺之遥的另一间病房,看到了正在进行化疗的儿子。

  那晚,席孔强没和儿子提一句关于病情的话,久未见面的父子俩拉着家常,一家人在这个病房里度过了席孔强入院以来最宁静的一晚。第二天,席孔强和儿子住进了同一间病房。

  3 不抛弃,不放弃 因为他们是一家人

  由于帅帅是独生子,在直系亲属中,他只能和自己的母亲吉春红进行配型,但结果不容乐观。因此,吉春红和父母商议,先让席孔强做骨髓移植手术。

  作为一个病人,又是孩子的父亲,那时,席孔强的话非常少,只有在见到儿子时,他才能勉强露出笑容。

  席孔强进移植仓的那天,帅帅刚好做完了一个疗程的化疗回家休息,父子俩这一别就是40多天。

  7月6日是席孔强术后出仓的日子,帅帅到医院进行第五次化疗。

  帅帅还不知道,他是刚出移植仓的席孔强最挂念的人。

  无论是谁,只要在席孔强面前提起帅帅,这个坚强的男人都会忍不住流泪……

  4 如不进行骨髓移植 13岁少年只能再活两年

  当天上午,医院为席孔强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仪式上,医院将全院医护人员捐的5万元钱交到了吉春红手里。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个家庭再也拿不出给帅帅治病的钱了。

  原来,席孔强和帅帅的病情都比较严重,仅席孔强一人就已花了40多万元,帅帅也花了七八万元。

  为帮助这个饱受磨难的家庭,吉利区政府号召大家进行捐款,并用20多万元捐款帮席孔强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市慈善总会也给他们送了3000元善款。

  该院血液科医生胡萌是这对父子的主治医生。他说,父子俩同患白血病的概率非常小,这在全国也很罕见。由于帅帅的病情更复杂,如果做骨髓移植手术,后续花费可能要50万元。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化疗的帅帅,这个13岁的少年看起来非常白净。他看到母亲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怎么样了”。

  当听到席孔强现在身体有所好转时,帅帅露出了腼腆的笑容。这个本来要上初中的少年还不知道骨髓移植将是他长期活下去的唯一办法。目前的保守治疗只能暂时维持他的生命,如不能及时进行骨髓移植,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年。

  无论如何,现在的帅帅很快乐,因为母亲告诉他,等到父亲好了回家以后,他们一家人就能继续在一起了。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愿向这个苦难的家庭伸出援手,请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或13613899015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