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按照财政部的要求,7月19日起,各中央部门将集中公布包括社会关注的“三公经费”在内的2011年度部门决算。此外,今年还首次分部门向社会公布行政经费情况,各部门人员工资、办公楼运营费用的总体情况将向公众揭开面纱。(见今日本报B07版报道)
今年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有三个比较鲜明的特点:一是部门公开比较集中,二是“三公经费”公开得比较详细,三是公开的决算内容更加丰富。
不过,公众真正了解各部门的“三公经费”情况依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公众对于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了解,主要是借助于媒体的报道,比如,“地震局新购12辆公车花费294万元”,“南水北调办人均每次出国花费5.63万元”,“国土部去年公务接待费1200万元”。
以前没公开“三公经费”的时候,公众对信息不公开普遍不满,可是现在,当各部门集体公开“三公经费”时,面对信息爆炸公众又有点儿不知所措了。为此,有必要将如此繁多的信息进行有条理的、可对比的整理,让人们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知晓各部门“三公经费”情况。比如,在各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之后,财政部可分别针对公款接待、公款出国、公车经费等列出对比表,将各单位最近两年的人均出国费用、每辆公车运行费用、公款接待费用以及住房补贴等,列在同一张表格中。如此,无论是对比本部门过去的数字还是对比其他部门同期的数字,都能清楚地显示,方便公众作出判断。
公开“三公经费”只是一个开始,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更在于行使公众的监督权。公开之后,哪些经费不合理,哪些数据有问题,公众必然有一些迷惑或者质疑,公众希望看到,各部门都能站出来积极面对舆论质询,这样,公众才算是真正参与“三公经费”的公开,纳税人的监督权和表达权才真正得到尊重,“三公经费”预算才有望制定得一年比一年合理。先信息公开,再接受质询,然后总结改进;做得好接受公众赞许,做得不好面对舆论批评,各部门为部门形象和美誉度而展开竞争——这才是公开“三公经费”的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