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刘和他的修鞋店。 |
| 刘根明 |
|
□记者 马文双 实习生 杨赫然 通讯员 赵从利 文/图
核心提示
当不少人都在抱怨工作难找、房子难买时,下肢行动不便的修鞋匠刘根明却在默默摆了十几年修鞋摊后开起了小店,买上了房子,养活了一家四口,朝着幸福生活迈进。
1 别看小店面积不大 来修鞋的人可不少
老刘的修鞋店位于丽春东路的珠江路办事处附近,20平方米大小。
简陋的店里,除了三台修鞋机、胶皮等工具和材料,顾客的鞋子占了很大一部分空间,老刘和妻子正系着围裙缝缝补补。
见老刘正忙着,记者便和顾客坐在一边看他忙活。
钉鞋掌、修鞋、修包……2个小时里,老刘的店里进出了20多名顾客。
“老刘,把你那胶水给我拿一瓶。”一名顾客说。“好嘞,给您,回家千万别让孩子摸,放好喽!”老刘贴心地嘱咐道。
一上午,来找老刘粘鞋的顾客不少,可老刘都没收钱。老刘说:“他们都是我的老顾客,能给人家拾掇就拾掇一下,收钱就显得外气了……”
2 做人诚信衣着整洁 尊重顾客赢得赞誉
直到11时,老刘和妻子才闲了几分钟,他趁机抽了根烟,她则一边敲着酸痛的肩膀,一边活动腿。他们每天都是这样忙忙碌碌的,从早上7点干到晚上9点,还是忙不过来,常常加班。
顾客赵女士说,她认识老刘已经21年了,老刘诚信,手艺又好,所以生意越做越红火,老刘哪天要是“放假”了,顾客们会很着急。曾经,有位住在上海市场附近的老太太拿着朋友给她画的地图,找到老刘的店来修鞋。
老刘是修鞋匠,虽每日摸着沾满灰尘的鞋,可他从不会让自己邋遢。他说,修鞋也是服务行业,做服务就得体面些,这也是对顾客的尊重。
老刘的顾客说,不管啥时候见到老刘,老刘都干干净净的,头发也整整齐齐的,他有时还穿西装呢。
的确,采访当日,记者一进老刘的店,就看到昏暗屋子里,老刘和妻子衣着虽不光鲜,却干干净净,老刘脚上还穿着一双黑色皮鞋。
3 偷师学艺白手起家 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老刘深得顾客信任,一方面缘于其手艺好,另一方面就是其奋斗经历让众人钦佩。
老刘一直觉得自己干的是最底层的职业,有些自卑,可顾客们都对他说,他们佩服老刘的勤奋、努力,这让老刘偷偷地品味了一下幸福的滋味。
老刘今年50岁,老家在驻马店。21年前,他听洛阳的亲戚说修鞋赚钱,考虑到自己下肢行动不便,修鞋较适合自己,就带着妻子来到洛阳做修鞋匠。可他对修鞋一窍不通,只能到修鞋店附近偷偷学艺,由于怕被对方发现,他只能远远地看着,回家再练习。
老刘说,那时,他连每月35元的房租都交不起,吃饭都成问题。现实逼迫他自学两天手艺后,便向亲戚借钱买了修鞋机,摆起修鞋摊。
第一天,他赚了1.5元;第二天,4元;第三天,5元……就这样,老刘坚信修鞋这条路他选对了,得走到底。老刘觉得修鞋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只要肯努力,就会有长进。于是,他白天干活,晚上回家拿自家的鞋练习。
4 每年过年“放假”5天 其余时间都不休息
熟能生巧,老刘的顾客渐渐多了起来,夫妻俩更累了。为不耽误顾客取鞋,夫妻俩熬夜干活是常事。老刘加班到凌晨3点,妻子再起来接班。
“修鞋时,只要把顾客的鞋当成自己的鞋,活儿就能干好。”老刘说,修鞋要细心,更要诚信。老刘还紧追时尚,学会了修改靴子等手艺。
顾客赵女士说,老刘的诚信经营和精湛技艺让人敬佩,吃苦耐劳精神也感染着她。他与老刘相识21年,除了每年过年那几天,老刘和妻子不论刮风下雨都会坚守在摊位上。
21年中,老刘每年只给自己放5天假。其余时间,早上7时准时出摊,晚上9时下班,吃饭也在修鞋摊上。
这几年,老刘租了家店面,才没那么遭罪了。2008年,老刘又买上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结束了十几年的租房生活。“不吃苦哪能有今天!”老刘这样总结。
5 不管干啥只要踏实 将来一定会有所获
老刘有两个儿子,他们都在修鞋摊上长大。
记者采访时,老刘的小儿子正在店里做作业,老刘做了一块小木板垂直放在书桌上,将儿子与他们隔开。
老刘的妻子说,俩儿子从小到大,都是在修鞋摊上做作业、吃饭。“家”对这家人来说,很多时候只是个睡觉的地方,因为他们早上6点就要出门,晚上9点后才回家。
“一年到头,我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在家吃饭。”老刘的小儿子说,但他不觉得苦,他很佩服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赚钱,给了他们幸福。
听到这句话,老刘夫妻俩低头略一沉思,嘴角泛起微笑。
“只要肯吃苦,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做得与众不同,被人尊重。”老刘说,幸福得自己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