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崖式盆景 |
| 杨彦军的收藏小院一角 |
|
核心提示
盆景因其缩龙成寸的自然之姿而被人们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一个清晨,我们拜访了盆景收藏爱好者杨彦军先生,与其一起感受盆景收藏之乐。
“占地方”的收藏品
带着文人气质的高级工程师杨彦军,偏爱树桩盆景。在一个居民区的小院内,他收藏的雀梅、白蜡、迎春等数十种百余株树桩盆景带来了葱郁的自然气息。
院中盆景,大的有一人多高,小的高不盈尺,有的斜干伸往一侧,势若黄山迎客松,有的枝干盘曲向上,形如游龙飞凤。
“收藏树桩盆景得有足够大的地方。”杨彦军说,他养盆景已有15年,开始只养了零星几盆,后来寻到这个小院,才渐渐形成如今的规模。
我们在院中发现不少树桩是用木头做框直接种在地里的。
“养树桩盆景要先养桩,接了地气再修枝上盆。”杨彦军说,养树桩盆景不能过度控制也不能过于溺爱,将其种在地上就是要给它充足的养分和空间,用木框限制大小使其根系不泛滥,等其长到一定程度后,再将其修枝上盆进行造景,这样才能称其为真正的盆景。
说着,杨彦军挑了一株雀梅当场修剪起来。
“先定势,再定面,修剪盆景需要顺势而为。”杨彦军边说边做,他将已经上盆的树桩旋转观察了一番,再拿起园艺剪上下翻飞,短短几分钟就把枝叶杂乱的树桩剪出了形状,几番凝视端详后,再修剪细节。
不一会儿,一株苍劲的“大树”跃然眼前,凝眼望去,“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修剪构图,绵延着国画般悠远的意境。
树桩与盆相得益彰
树桩盆景多模拟自然生长的大树,其造型极依赖于树桩的自然姿态,只能顺势利导,不宜强行扭曲。因此,在盆景收藏家的眼中,一株造型好的树桩价值千金。
“好的树桩都长在石缝中,看着就有劲。”杨彦军说,早些年每到春天,他常会带上妻子烙的油饼,买些牛肉和咸菜,背上工兵铲、小锯,和几个朋友一起驱车到山西太行山脉附近的村庄住下,天不亮就上山挖桩。
杨彦军常给一些卖树桩的村民讲解盆景知识,以防他们吃亏。好心终有好报。有一次,村民老张寻到一株造型很好的树桩,不少盆景收藏家得知后便上门求购,可老张谁都不卖,坚持等到杨彦军来,硬是把树桩送给了他。
后来,杨彦军到全国各地寻找中意的树桩,哪里举办花卉博览会、园艺博览会,他便会想方设法去参观、学习。
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有了树桩,花盆这个载体也很重要。
“要是想成景,就得选好盆,宜兴的紫砂盆就很好;要是单纯养桩,用透气的大瓦盆就行了;种在地里的话木框子最好。”杨彦军对此很讲究,每逢外出便四处寻找合适做盆景的花盆。
养盆景更要赏盆景
杨彦军性格爽朗大方,朋友们总爱找他帮忙。几年前,一个朋友的儿子结婚,借了他3株形、势皆佳的树桩盆景装点新房,一个月后,被送回来的盆景枝干干枯,伤了树形,再也没能养过来。杨彦军为此很伤心,从那以后,他的盆景再也不外借。
崇尚品质生活的杨彦军目前辞职在家,一心看书品茗、侍弄花草,他认为人生就像养盆景一样,不能只想着把更多东西握在手中,还要懂得适时放弃,生活才能更有质量。
“古代不少文人都喜欢养盆景。”杨彦军自比古代文人,笑着说道,“以前我应酬多,不能静心,现在闲了,不仅能静心养盆景,把那些花盆搬来搬去还能锻炼身体。”
杨彦军说,收藏盆景的乐趣不仅在于养,而且在于赏,看着一株幼苗逐渐丰满成形,成就感随之而来。看着自己亲手养的千姿百态的盆景,杨彦军很享受,他说:“我收藏盆景,是因为它们是不停生长着的生命,只要耐心培养,总会给生活带来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