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时下,不少人感叹爱吹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至于吹牛的内容,经济收入、家庭背景、学识等无所不包。近日,一项调查显示,62.9%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爱吹牛的风气在年轻人中较严重。(8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吹牛通常会被贴上“不诚信”的标签,与个人品质挂钩。只不过,当吹牛从个体志趣发酵成为集体偏好,成为年轻人的共同行为特征,单纯从道德瑕疵上进行解读显然缺乏说服力。
那么,爱吹牛的社会根源在哪里?
吹牛者敢于吹牛,就在于其把握了信息不对称这根“软肋”。在传统的熟人社会,安土重迁的乡亲们大都知根知底,吹牛很容易露馅儿;在信息透明的情况下,吹牛行为也很少发生。但在现代社会,迅速流动的人们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和匿名性,在身世背景、生活经历、个性差异上本来就极为悬殊,这些正是吹牛者开口的根基。
实际上,吹牛并非年轻人的专利。“儿子年薪60万,家有豪宅三四处……”老年人聚在一起少不了谈论这样的话题。半真半假的闲聊,透露着炫耀和攀比的气息。对老年人而言,退休之后自我能力和社会地位下降,便通过夸耀子女来寻找一种满足。
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吹牛的动机则显得更加复杂。不论是增加自信和面子,还是获得人际交往中的优势,抑或是人云亦云,归根结底,年轻人力图通过吹牛来获取社会认同。
年轻人爱吹牛的背后,隐含着一个群体或阶层的生存状态。当金钱崇拜的价值观念封闭所有想象的空间,当发展至上、效率优先的生活逻辑深入肌理,不少人既面临着生存困境,也面临着发展难题。为了缝合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的裂缝,年轻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采取了吹牛这一最直接最廉价的修补方式。
有人说现在有“两拼”,少数人在“拼爹”,多数人在“拼孩子”。实际上,在“拼”的年代中,“拼爹”、“拼妈”、“拼钱”、“拼关系”甚至“拼干爹”,但凡能拼的,都会用来拼一拼。二三十岁的群体,能不能“拼爹”已成定型,“拼孩子”又为时尚早,掩盖自卑和焦虑就只能靠“拼吹牛”了。对三十几岁的“非成功”人士来说,“拼吹牛”或许是拼无所拼之后的选择。
当爱吹牛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必然会损伤社会的实干精神。与其画饼充饥,不如脚踏实地,通过客观努力来改变自身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从而赢得他人的社会认同。毕竟,虚构的图景,编造的关系,既经不起事实的推敲,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