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象1
不会使用正确的肢体动作
镜头:午饭时间,小朋友都坐在桌子边上等着用餐,乐乐突然用力搂过身边小博的脖子,紧紧地把他的头靠在自己胸前。不知所措的小博吓得大哭起来,乐乐有点困惑,于是又用力把小博从胸前推开,小博被他这么一折腾,哭得更厉害了。
解读:2岁~3岁的宝宝对自己的肢体动作力度的觉察力和控制力比较差,人们常说:宝宝打人,没轻没重。乐乐对同伴的“暴力行为”似乎毫无来由,其实他只是想向小博表达一种喜爱的心情,可是他过于激烈的动作,让小博害怕。
父母帮孩子:宝宝对自己动作的认知是通过父母以及周围人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当宝宝用力过猛打疼你时,你要告诉他“妈妈觉得好痛”,告诉他恰当的表示好感的方法,如“宝宝,如果你喜欢妈妈、喜欢小朋友就轻轻地摸一摸”。
你要尽可能每次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暴力行为”,建立一套被孩子接受的规则。最终他会明白,只要自己做错了事,就得付出代价,这是他学习控制自己行为的第一步。
假象2
不能有效地进行语言沟通
镜头:老师带小朋友到游戏室玩。看到许多小朋友在骑车,牧牧感到十分新奇,环顾一下四周,没有空闲的小车了,于是牧牧跟在一个小男孩的车子后面跑了一会儿,一下把他推下车自己骑了上去。
解读:牧牧的语言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迟缓,当自己有需求时,牧牧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表达,只好行动。
父母帮孩子:2岁~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宝宝学习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减少由此造成的“暴力行为”。如果孩子毁坏了别人的东西或弄得一团糟,他就应该整理好。如果可以,让他把弄坏的玩具粘好,或整理好自己生气时扔在地上的积木、物品等。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