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3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刘幽求:功高遭忌的“徐国公”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8 月 28 日 星期    【打印】  
刘幽求:功高遭忌的“徐国公”
□记者 张广英 实习生 王励晴 文/图
宋宏智老人在指点刘幽求墓前石柱上的弹痕。
    刘幽求何许人也?许多人并不清楚。事实上,他在铲除韦氏集团、辅佐唐睿宗复位等重大事件中发挥过关键作用,为大唐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因受同僚忌妒,61岁那年,他连续被贬,死在被流放的路上。

    相传刘幽求死后被葬在孟津县送庄镇凤台村,该村凤凰台上字迹漫漶的石碑,即为纪念这位大唐“徐国公”所立。

    时势造就英雄

    在投靠李隆基之前,刘幽求的运气不太好,当然,这和他的脾气有关。

    公元655年,刘幽求出生在冀州武强(今河北省武强县)。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刘幽求就是这样一位热血男儿。他满怀报国之志,经过多年苦读,终于在武周圣历年间考中进士,被授四川阆中尉一职,那年他已45岁。

    也许有人会说,这么大年纪才考中进士,起步太晚;仕途从当一名小县尉开始,起点也太低,他何时才能熬出头啊!

    估计刘幽求也是这么想的,在阆中尉这个九品职位上,他干得很不开心。本来嘛,唐代进士科以诗赋取士,非常难考,“诗囚”孟郊考了三次才中第,“诗圣”杜甫则根本没有考中。刘幽求45岁能中进士,已经很不错了,至少说明他在诗歌方面是才华出众的。

    可是,好不容易考中进士了,还要到基层接受锻炼。朝廷通常授予新中进士县尉之职。这是个九品芝麻官,大诗人白居易、王昌龄、王之涣等都在县尉的位置煎熬过。为什么这么说?县尉的工作太难做。他们既要看县令等各级上司的脸色,又得直接向百姓催征钱粮、抽抓壮丁,读书人谁愿意昧着良心干这些事啊!孟郊就因无法胜任,被罚半俸。边塞诗人高适也因不肯逢迎上司、鞭笞百姓,最终辞官。对此深有体会的杜甫,更是写下了“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诗句。

    刘幽求硬着头皮当县尉,本来就够委屈的了,上任不久,又遇上司刁难,“刺史无礼”,他哪里受得了这个,立即拍了桌子,愤然辞职。

    还好,刘幽求虽心高气傲,却不自弃。过了一段时间,朝廷重新授予他陕西朝邑尉一职。虽然还是当县尉,好歹换了地方,刘幽求在面子上也过得去。这次,他调整了心态,积极参与各项事务,很注意与别人搞好关系,把工作干得风生水起。

    公元705年,武则天退居上阳宫,宰相张柬之与左、右羽林将军桓彦范、敬晖等迎唐中宗复位,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却放过了武三思。刘幽求不顾人微言轻,提醒他们:“不杀武三思,诸位将死无葬身之地!”桓彦范等人不听,只是一笑置之,不久果然都为武三思所害。由此可见刘幽求的远见卓识。

    公元710年,皇后韦氏毒死中宗,立李重茂为帝,史称唐少帝。她没有婆婆武则天的才干,却权欲熏心,要效仿武则天称帝。李隆基忍无可忍,决定与姑姑太平公主联合铲除韦氏集团的势力。

    山雨欲来,刘幽求敏锐地嗅到了政变的气息。他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投到李隆基麾下,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终成一代风云人物。

    赤胆忠心为主

    很快,刘幽求凭借过人的胆识,成为李隆基倚重的左膀右臂。

    起事当夜,李隆基发动兵变,众人尚在犹豫。二更时分,刘幽求看天空流星散落如雪,大呼:“天意如此,机不可失!”于是对宫城发起总攻。很快,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以及韦姓外戚全部被诛,少帝当即让位。为安定内外,“连夜又发敕令百余道,皆出自刘幽求之手”。

    皇帝的位子已经腾出来了,由谁来坐?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李隆基虽然着急,但作为自家人不好明说,还是刘幽求大声疾呼:“众约今夕共立相王,何不早定?”相王就是李旦,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再三推辞,不肯登基。刘幽求力谏:“从前相王已登皇位,众望所归,今人心未靖,国难初纾,相王岂得守小节?请早继位以镇天下。”李隆基也来相劝,李旦才“不情愿”地复位称帝,即为睿宗。

    睿宗复位后,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他面前:立谁为太子?按制应立长子,即宋王李成器,但若论功应立三子,即平王李隆基。睿宗一时难以定夺,十分苦恼。李成器和李隆基两人则相互推让。此时,又是刘幽求极力进言:“能除天下大祸者,当享天下大福。平王功劳最大,德亦最贤,自应立平王为太子。”众人深以为然,于是李隆基入主东宫,成为太子。

    在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争斗中,刘幽求吒咤风云,杀伐决断,显示出超常的才干,也为他捞足了政治资本。他从一名小小的县尉被破格提拔为中书舍人,参与朝廷机要事务,睿宗又升他为尚书右丞,封“徐国公”,并赐他金铁诏书,称“子子孙孙,传国无绝。特免十死,铭诸铁券,以传其功”。

    从这里可以看出,睿宗李旦对刘幽求是十分感激的,赐他免死铁券,已是当时的最高奖赏。

    可是,皇帝家的事从来没那么简单。忠心耿耿的刘幽求因介入太深,很快就为自己招来了麻烦。

    太平公主深受哥哥睿宗信任,在朝中大量培植党羽,宰相多由她来任命。眼看李隆基的太子地位岌岌可危,刘幽求站了出来,劝李隆基及早下手,除掉太平公主,以免酿成大患。李隆基何尝不知道姑姑的野心,只是对方势力太大,自己不敢轻举妄动罢了!刘幽求知道他的顾虑,声言整个行动已经部署妥当,只待一声令下,即可发兵。

    然而,这次密谋不知为何被泄露了,太平公主勃然大怒。李隆基为了自保,只好把罪责推到刘幽求身上,将他问了个“以疏间亲罪”,流放封州(今广东省封川县)。

    公元712年,睿宗退位,李隆基当了皇帝,即唐玄宗。他一举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将刘幽求官复原职,召他回京主持军国大事。

    被贬忧愤而死

    然而,一切很快就变味了,君臣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回京后,刘幽求先是遭到了左仆射崔湜(shí)等同僚的忌妒,“救时宰相”姚崇、“伴食宰相”卢怀慎更是在玄宗耳边吹风,提出“不用功臣”的建议。这招儿最狠,直击所有君王的软肋:谁不怕臣子“功高震主”,威胁自己的地位?李隆基顺势收回刘幽求的宰相实权,将他安置在太子太保和监修国史的虚位上。

    刘幽求对此当然有情绪。他是喜怒皆形于色的直性子,不善掩饰,很快就被人抓到了把柄。他曾借诗抒怀,写到:“心为明时尽,君门尚不容。田园迷径路,归去欲何从?”姚崇借机弹劾刘幽求,说他“郁怏于散职,兼有怨言”,于是,刘幽求被贬为睦州刺史,岁余又迁杭州刺史,三年再转桂阳刺史……公元715年,曾为大唐中兴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幽求在贬谪途中“愤恚(huì)而卒”,时年61岁。伴君向来如伴虎,劳苦功高又如何?此时再看皇家赐给他的免死铁券,简直就是一种讽刺。

    玄宗在刘幽求死后却想起他以往的好处,赐其为礼部尚书,谥曰文献,公元718年又下诏让他配享睿宗庙庭。

    毛泽东在读《旧唐书》时,曾评价刘幽求“能伸不能屈”,心胸太狭窄。那么,如果刘幽求不是忧愤而死,是不是还能熬到枯木逢春那一天,等到玄宗回心转意?这些都已不可知了。

    刘幽求死后被葬于北邙。今孟津县送庄镇凤台村有一冢,人称凤凰台,相传就是刘幽求墓所在地。前段时间,我们驱车来到这里,76岁的村民宋宏智带我们登上杂草丛生的高台,指着上面的石柱说,这是原来刘幽求墓前的石碑,只是年代久远,上面的字已不可见了。

    “真是历尽沧桑呀!”老人抚着石柱,不胜感慨,“这个台子原来占地有一亩,国民党的一个工兵营曾在上面跑过操,后来大部分被挖掉了。日本兵打到村里时,远远看着这碑像一个人,就放了一枪,弹痕现在还能看到。”

    据老人介绍,这几年,村里为保护凤凰台,专门修了台阶,安了门锁,钥匙由附近村民保管。刘幽求虽死得憋屈,但能葬在这里,岂知不是另一种死得其所。

    刘幽求墓访古小贴士

    自驾车、自行车线路:从310国道洛常路口出发,沿洛常路向东北方向走约8公里,向西有路到后沟村。从后沟村北行约1.2公里再左转向西,走约2.5公里到清河村,遇丁字路口左转,向南到营庄村后,沿路向西南方向走约1.5公里即到凤台村,村中凤凰台处即为刘幽求墓。

    此处暂未开通公交车。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